第260章 瑶姬(2/3)

泛滥,遂与十一个姊妹化为十二秀峰,永驻三峡。这就是令广大游人叹为观止的巫山十二峰。由此,人们对瑶姬更加感激不尽,关于她的传更是广为流传。而对于她的容貌,人们也都认为是举世无双的美艳。

在千年之后的战国时期,关于瑶姬的传又达到了一个极致(主要见于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故事要从楚怀王游历三峡时起。

楚怀王到三峡地区狩猎,一路上奔波劳顿,便在临时的行宫高唐馆中憩。睡梦中,他隐约听到有音乐声响起,还闻到不时飘来阵阵奇香。他睁开眼,只见四周祥云弥漫,异彩纷呈。更奇妙的是,他竟看到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袅袅婷婷,款款而来。这女子大大方方地来到楚怀王面前,轻轻一揖,对他:“我是炎帝的女儿,名叫瑶姬,没有成亲就亡故了,被埋在姑瑶山上。今天特地前来与你相会。”楚王见她禀天地阴阳造化之妙,得天独厚,含有天地间一切之美。她华装美饰,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翡翠鸟,飘然而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她的相貌容颜,无人能比,「其状峨峨,何可极言」,其状貌之美,已到了无可言谈的地步。(《神女赋》)惊艳不已,顿时心生爱慕,遂与她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

次日,楚怀王恍然梦醒时,身边早已没有了瑶姬的影子,初醒的他在幻想自己是否喷上伯氏特与瑶姬留下最为**的一刻。但他怀疑这只是一场梦,可是这时分明又飘来一阵香气,正是昨晚闻到的异香,方才明白。楚怀王不能忘情于瑶姬,便带人到巫山中去寻找她。巫山峰峦秀丽,云蒸霞蔚,他们寻遍了所有的地方也不见那位美丽女子的踪迹。听当地的人,山上的云霞正是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苍松,美若姣姬。楚怀王慨叹不已,却也没有办法,只好在巫山临江一侧修筑楼阁,命名为“朝云”,以示对瑶姬的怀念。

宋玉之后,关于瑶姬的诗作屡见不鲜。唐代元稹在《离思五首(其四)》中咏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李白在《感兴》中称颂:“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霄梦,无心向楚君。”孟郊在《巫山曲》中也提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目极横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刘禹锡到巫山游览时有感而发,在《巫山神女庙》中:“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宋代人吴简言在《神女庙》一诗中这样写道:“惆怅巫娥事不平,当年一梦是虚成。只因宋玉闲唇吻,流尽巴江洗不清。”歌颂神女的诗篇在中国学宝库中可谓不胜枚举。

天地一瞬匆匆过,人间沧桑是百年。通过民间神话传和历代人的歌吹弦诵,巫山神女的形象得以完美地再现于我们面前。走出神话,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三峡大谷。一代伟人所作的“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伟大预言已在世纪交替的历史时空中变成了现实。若神女真能感知人间真情,一定会像昔日助大禹治水那样帮助我们实现今天的宏图伟业。[8]传二神女瑶姬是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她心地纯洁,相貌美丽。王母娘娘特别疼爱,把她当成一颗掌上明珠。可是,瑶姬偏偏人心大,多思好动,就像云中的雁,关不住。她嫌屋里闷,常悄悄出门,到那瑶池旁去看荷花,攀上蟠桃树去摘星星,有时候,还偷偷在天河里游水呢。这些事传到了王母娘娘耳朵里,王母娘娘就劝阻女儿,可又没办法,怕轻了,她笑;重了,她噘嘴。

王母娘娘心里烦,就出南天门来散心,恰好碰上瑶姬正拨开白云朝下边望哩。王母娘娘一见,气得直冒火,:“天上任你玩,也就算了,怎么看起下界来,那会污了你的眼,别看!”

瑶姬不信,瞪起大眼,指着下边飞的白鹤:“这鹤洁白如玉,天上哪有?我要像它一样,到处飞,到处走,看看下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王母娘娘见她动了凡心,更火了,大声喝道:“不要胡思乱想,快回禁宫去!”

瑶姬从没见过母亲发这么大脾气,感到委屈,又不服气,她横下心,往白云下边就跳。王母娘娘急忙伸手把她拉住,勉强压住心头火,将冷脸换成热脸,开导:“下界苦海无边,你是金枝玉叶,千万下去不得!”

瑶姬越发觉得稀奇,就干脆坐在云头上,朝下细看,果然看见人们大多是住的茅屋,吃的糠菜,穿的破衣烂衫。她叹气:“是真苦啊!”

王母娘娘一听,暗暗高兴,又:“还是天上好,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

不料王母娘娘越,瑶姬却越觉得刺耳;王母娘娘越比,瑶姬越不好过。她一狠心,拿定了主意:到下界去!王母娘娘拗她不过,心想:男大当娶,女大当嫁,也许是想去找女婿哩,不妨将计就计。于是,就嘱咐女儿到东海龙宫去走一趟。东海龙王早就打过瑶姬的主意,也向王母娘娘求过婚。只是当时瑶姬还,没有定。眼下见她来作客,格外殷勤。

东海龙王陪着瑶姬进龙宫,走到哪里,哪里的海水就向两边分开,成了水晶巷子,通明透亮,看得见里边的鱼虾游来游去,水草轻轻的摆动;还有各种珊瑚、贝壳,把瑶姬的眼睛都看花了。进了后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