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相聊甚欢(1/2)

“秦轩?”

任一不屑的一笑:“秦老就算都跟他了又有什么用?他自视甚高,哪里是能听得进去的?只怕秦老没几句他就烦了,即便全听进去了也会固执己见,坚持从墨梁关攻入。”

“他不至于这么没脑子吧?”苏澄皱眉。

“不是没脑子,而是太有脑子了,越是如此越是心浮气躁,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他年纪轻,没经历过当年那些事,心里又傲气的很,不把上一辈人的事情放在心上,总想着在自己这一辈开疆扩土,大展宏图,殊不知这疆土若是这么容易展开,天下早融为一国了,又怎会有昭黎乃至狄胡沧澜之分。”

“你明明跟他岁数差不多大嘛,得好像你自己多老成一样。”苏澄撇嘴。

“你不觉得我比他成熟稳重很多吗?”他一本正经的看着她。

“没觉得。”

“……你仔细看看!我绝对比他成熟稳重很多!”

“……没看出来。”

“再仔细看看。”他又往前凑了凑。

“没看出来。”

“……那你摸摸,不定能摸出来。”他着就要拉起她的手往自己脸上贴。

苏澄哭笑不得的抽回了手:“这种事能摸得出来吗?你分明就是想占我便宜!”

“不是,我是想让你占我便宜。”

她故作嫌弃:“我才不占!”

完又问道前方战事:“墨梁关被破真的没关系吗?那五万人真的能挡得住黎国大军?”

她心中确实有些担心,毕竟那些人不是昭国本土人。虽然数十年前拓跋宏志曾答应若有外敌入侵会帮忙抵抗,但此刻拓跋宏志已死,王妃也已故去。就连他们的孩子也已送往黎国,她实在不知道这些人还会不会履行之前的约定。

“不一定能挡得住,但绝对会竭尽他们全力的给秦轩添麻烦!”

“这又怎么?”她见他一脸笃定,就知道他心中定是已有什么计较。

“你爹爹当初将拓跋宏志和他的那些兵马安排在墨梁关内是有深意的。这里离嘉禾谷很近,嘉禾谷又是我昭国边境最大的粮食产地,守住了这里就等于守住了前线将士们最近的粮草征集地。

拓跋宏志的部下与狄胡决裂的彻底,对他们恨得牙痒痒。是绝不会协助狄胡联手从内部攻打我昭国的。而狄胡面积虽广,但适宜耕种的土地却很少,所以鲜少能见到这样大片的农田。这也导致他们对农田这种东西格外看中和渴望。

当初拓跋宏志还没有投靠我昭国时,数度领兵出征就是为了抢夺粮食安稳过冬,此刻这些将士们身后就守着肥美的稻田,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不用担心冬天会被饿死。自然欣喜万分,不仅没有人添乱破坏,还每年都会自发的前去帮助乡亲们做农活。

一来二去他们便与乡亲们熟识了,渐渐地开始娶妻生子,真真正正的安顿了下来,与我昭国百姓融为一体。这样一来他们就对这片土地有了归属感,自然会发自内心的守护它。

秦轩定是觉得这里住了许多曾经的狄胡人,民心不稳。而且离我二哥任鑫被贬黜的地方也不算很远,方便与他联络。故而才选了这里。不过他却不知道,从最初他就是错的,那些曾经的狄胡人对你爹爹和我父皇十分感恩,又在当地安了家落了户,早已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必然会站出来守卫家乡的领土。”

趁他稍稍停顿的功夫,苏澄再次开口:“可是秦楚河不是在黎国吗?若是他帮着秦轩拉拢那些人呢?”

“渴了,倒杯水。”任一将面前的杯子向前推了推,苏澄伸手给他倒上递了回去,他微微一笑,这才继续道:“第一,秦轩与秦楚河向来不睦,绝不会请他帮忙。第二,秦楚河虽去了黎国多年,但毕竟曾在我昭国住过八年,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有他与他娘亲的回忆,又有曾经照顾过他的诸多部下,他轻易不会帮助秦轩兴兵讨伐。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秦轩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当初借道狄胡,将自己的五万大军隐藏在了那里,借此和任鑫里应外合,攻破我和风城。”

苏澄不解,刚要问第三点错在哪儿了就忽然间想通了什么,一拍桌子:“我知道了!现在坐在狄胡皇位上的还是当年那位狄皇,也就是害的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不得不退出故土的罪魁祸首!秦轩借道狄胡隐藏兵力的确是个好计策,但这样一来就是明摆着告诉现在住在墨梁关的那五万人,他与狄皇有勾结!这五万人恨狄皇恨得咬牙切齿,见到跟狄皇有勾结的他就像见到狄皇本人一样,自然更不会放过他!”

任一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宠溺的揉了揉她的头发:“聪明。”

她笑着拍了拍手,一脸幸灾乐祸:“秦轩这回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疼死他也活该!”

他笑而不语,只觉得她这般娇俏的模样真是可爱。

“真想见见秦老这个人啊,太不一般了……”她微微扬起头十分向往的道。

“其实秦老在王妃离世后也仍旧坚持每年来一回的,直到你爹爹去了以后他才再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