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良心企业家(1/2)

莉季娅真是搞不明白这出翁婿相和当地是什么戏码,到底是一个女孩,阅历上还有所不足,早先格纳季耶夫没有注意到,才取得了灯下黑的效果。*

现在格纳季耶夫这个老狐狸回过味来,莉季娅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加上林野一样白给。格纳季耶夫早先做好了两套准备,林野服软呢,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如果非要在不适合的情况下爱展现性格,那内务部监狱欢迎你。

在倒卖国家资源、牵涉黑帮犯罪,乃至间谍罪等一系列的罪名之下,林野果断服软,坚定不移的站在岳父大人身边,哪怕他并不愿意这么做。

“你爸爸可吓死我了,以后我的小心一点。”到家之后,沉静良久的林野开口道,“这一天早晚会来,我总不能把你们国家的安全部门当成透明,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对林野造成了不小的困惑,那就是如果以剪羊毛而论,他这只名为林野的肥羊,目前到底成长到了哪一步?在什么时候会被再杀?

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是俄罗斯人,最终面临的结果可能就像是**十年代的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局面,一旦俄罗斯觉得时机够了,可能想办法驱逐他。实际上这种结果还算是好的,以俄罗斯的做事风格来讲,没收财产让他滚也不是不可能。

“怕受到寡头的待遇?”莉季娅的双眸一转,就知道自己的枕边人到底担心什么。

“有点,俄罗斯和我国家一样,商人不可能和美国那些财团一样,真正统治这个国家,一旦做大就容易被政府打压收编。”林野双手一摊无奈道,“这可能属于国情问题。”

国家和国家之间各有各的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不提六大寡头的例子在前,就谈犹太人在俄罗斯的地位,就能知道,俄罗斯这个国家对商人其实是不友好的。

林野在俄罗斯的亲身经历后发现,这个国家其实和自己的家乡东北很像,最热衷的职业是铁饭碗,当然如果能进入政府部门,哪怕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其实是最好的。不知道这是不是苏联时期留下的毛病,普遍对公务员高看一眼,但对经商者不感冒,这种看法普遍存在于普通人当中,这玩意叫什么了的?民意……

“别想太多了,睡吧。”莉季娅安慰道,这件事她真的帮不上忙,人力有穷尽。哪怕她的父亲也算是一个实权派,也不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印象。但好在林野似乎也不是很担心,这让她松了一口气。

只要自己强大就能抵御住风险,林野的产业只要在中俄两国都做的更大,不至于被一棒子打死,他就不相信有人敢出手收拾他。跨国企业之所以高人一等,就是因为分摊了产业,导致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能一棒子打死,既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谁会主动跳出来得罪人?还可能后患无穷?

处境最危险的商人,就是没有在国家权利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巨富,在商业上已经在一个国家的顶层,但不是权利的组成部分,所有产业还都集中在一个国家,这种商人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肥羊,就算现在不是,也可能还算过得去。因为距离不远,加上蒙古的劳动力还算便宜,这倒是没花康采恩多少钱。

“出口木材的数量还要继续增大!”康采恩总部,看到报表的林野对着秘处吩咐道,“能出口多少就是多少,我们不能当做这是一个长久之计,要随时做好明天莫斯科就下达行政命令,不准继续出口原材料。对我们而言,这就是一场末日狂欢。”

有的国家是商人控制政府,有的国家是政府拉拢或者控制商人,俄罗斯属于后者,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出口原材料自然是如火如荼,可一旦莫斯科觉得不能继续这么做,那想要停止也不是非常困难,这还是考虑到莫斯科和远东距离,不然就是一瞬间就停止。

但如果知道木材出口会受到管控,就认为康采恩会提早转型的话那就错了。不到天塌下来那一天,林野绝对会留守到最后,榨干木材出口的最后一滴利润。

在旧产业没有利润的时候,绝对不推动新兴产业的布局,除非别的国家已经开始这么做。这种情况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林野如此选择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林野还是亲自去了蒙古一趟,毕竟那里的潜力比木材出口要大的多,实际上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发展这么迅猛,相关的水泥、钢铁、木材等等的原材料需求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房地产强了,这些原材料就不缺乏销路,房地产完蛋了,以上种种和房地产相关的原材料,全部都会跌倒谷底,多悲哀,地产兴邦某种意义上是对的。

想跑得快,步子就迈的大,迈的大就有扯到蛋的危险。南戈壁省的金铜矿已经进入楷灿阶段,这只老母鸡终于开始下金蛋,作为直接受益人,林野当然有理由高兴。

“总裁,南戈壁省的政府要求实在是太多了,也不看看那群蒙古人有没有工作的能力,这等于让我们公司白养了一批大爷。”负责金铜矿的负责人见到老板亲自到来,话语中难免有些埋怨。

“这是蒙古,人家管我要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我不也给了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