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枯枝败叶(2/2)

威远侯,不,如今的威远伯脸色青灰,但福公公去好似没有看到一般,笑呵呵继续道,“光明殿外有棵桂树,这一年长得太过茂盛了,昨晚风大,吹折断一些枯枝败叶,砸了殿下寝宫的窗子,扰了殿下安眠。老奴正要带人去清理一番。”

威远侯脸色猛然白透,喉头蠕动半晌没有应声。

福公公再次躬身还礼,告辞道,“侯爷若是无事,那奴才去忙了。不过是枯枝败叶,只要不伤树根树干,总会再度长的茂盛。但若是不清理干净,惹恼了殿下,怕是就要连根拔除了。大元这么大,哪里不能挪来两棵好树呢。”

说罢,他也不管威远侯摇摇欲坠的样子,转身带着小太监走掉了,根本无意解释他清理枯枝败叶,怎么跑到乾坤殿前。

台阶上一个小太监把一切看在眼里,迅速跑了回去,午膳时候,承德帝就听到了消息。

“太子还是太过心慈手软,身为帝王,即便厌弃之物,臣子也不可觊觎半点儿”

“陛下息怒,太子仁厚,也是百官之福。”

路公公劝着,眼见主子放了筷子,就把热汤撤了下去,生怕主子恼怒烫伤了自己。

承德帝却是皱眉,“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才是驭下之道。将来,太子怕是要今日之事吃亏。”

“陛下多虑了,威远侯应该没这个胆子。”

路公公跟在承德帝身边多年,亲厚自不必多说,说起话也就随意一些。

果然,承德帝叹气摆手道,“罢了,民间不是讲,儿孙自有儿孙福,朕也不费那个心了。”

“这就对了,陛下将养好龙体,看着太子殿下日渐成长,就最好不过了。”

京都从来没有秘密,威远侯府倒霉,削侯为伯的消息,尚且不等威远侯到家,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威远侯府的匾额被换了下来,礼部的一个侍郎刚要带走,就被威远侯夫人拦了下来,“吴大人,我们侯爷到底犯了什么大错这匾额债不得啊”

吴侍郎也是有些同情,威远侯不同于别的侯爵,纯粹是靠军功封爵,可谓是真刀真枪,拿命拼出来的富贵。如今就因为教子无方,得了如今下场,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夫人,本官也是奉命办差。您等侯爷回来,自然会知晓了。”

侯爷夫人拦不住人,眼睁睁看着没有办法的时候,威远侯就回来了。

可是不等她问,威远侯又去了书房,几个亲卫把守了远门,无论威远侯夫人如何喝骂都没有开门。

威远侯慢慢磨了墨,手下千斤重,但依旧写了几十字塞进了信封。

窗外的日光透过窗棱,照在他的鬓角上,好似一瞬间白了很多

几家欢喜几家愁,世间人口千千万,悲欢离合几乎时刻在上演。

西市的喜洋洋酒楼里,今日照旧是人声鼎沸。火锅最适合就是严寒冬日,吃一口,好似从嗓子能一直暖到肚子。

所以,正午饭口时候,无论是大堂还是包厢,都是座无虚席。

陈信在大堂里转了一圈,待得回到后院,脸上的笑就收了起来,眉头皱的厉害。

方才有人在传说,威远侯世子奉旨出京办差,结果却是消极怠工,最后还病倒在北安州。而且唐家三公子也是酒后胡言乱语,犯了大不敬之罪,连累老爹一起进了大狱。

这就有些诡异了,唐家和威远侯是姻亲,同事倒霉,又提到了北安州,让他心里高高提起,怎么都放不下。

正是犹豫要不要去王家打探一下消息的时候,家里的管事居然找来了。

“掌柜的,老家来人送信,瞧着好似是急事”

陈信心头狂跳,也顾不得应声,接了信就胡乱拆开。结果一目十行看完,他就眼冒金星,差点儿栽倒在地。

“威远侯世子同唐家二子,觊觎种菜法门,强纳小米为妾不成,借口窝藏奸细,发兵围攻老熊岭。为父带人去结解围,若不幸身亡,我儿孝养老母,照料幼妹。爹必定明目九泉另,报仇谨慎,不可鲁莽。”

北风吹散了他手里的信纸,露出潦草的字迹,可见陈掌柜写信时候,是如何紧急慌乱。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