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目标武陵(1/2)

刘表是个气质儒雅的中年人,第一次见到他,刘琮从他身上感受到的书生气息,要多于诸侯威仪。

他面容有些苍白,显然身体不是太好,看来真是命不久矣了。

不过精神不错,嘴角含笑,似乎刚刚听到了什么让他颇为开心的事。

“琮儿,你母亲说你要前往外郡,能跟我说说为什么吗?”

刘表的语气很柔和,就像是家人在拉家常一般,但刘琮知道,接下来的谈话,将对他的目的产生决定性作用。

蔡夫人是感性的,因为母爱,她会不讲道理的留下刘琮,但也同样会因为刘琮的坚持,而不讲道理的支持。

但刘表却是理性的,作为荆州之主,或许他的领袖才能比曹操、刘备差一些,但放眼天下诸侯,绝对排在一线。

永远不要忘记,这是一位单枪匹马入荆州,然后坐稳荆州之主位置的强者!

面对刘表,如果他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那无论怎么打泼撒赖都是没用的。

因此,刘琮来这里之前,特意整理了妆容,将几日未梳洗而造成的邋遢尽去,此时容光焕发,英姿勃勃。

“父亲,孩儿并非戏言,方今天下不安,四邻不宁,汉室不兴,父亲身为荆州之主,为汉室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孩儿纪幼,但却愿意为父分忧,是以自请外放,望父亲允许。”刘琮道。

刘表神情更显柔和,温颜道:“你有此心,不枉为父一番教导,不过在襄阳同样可以为父分忧,况且你年纪尚幼,正是进学之时,唯有此时夯实根基,日后方能有所作为。”

“父亲所言甚是,然孩儿有一言不吐不快,还望父亲恕罪。”刘琮道。

“讲。”

“孩儿固然也想加强学业,但父亲年事已高,当今乱世,荆州四战之地,因父亲而得以兴盛,但父亲可曾想过,一旦父亲百年,荆州如何?刘家如何?

汉室不兴,道德沦丧,礼乐崩坏,非雄者难有立足之地,孩儿与兄长纵有父亲遗德,但无尺寸之功,何以服众?

为家族计,为荆州计,孩儿食不下咽,寝不能寐,百般思虑,唯有借父亲虎威,早建功业,方是长久之道。”刘琮泣言道。

刘表眼睛骤然睁圆,其中精光闪烁,庭中桌椅无风自动,吱吱作响。

刘琮感到一股庞大的压力扑面而来,连呼吸都倍感艰难,目视刘表,却见其面容威严,虎虎生威,哪有丝毫书生意气。

“这些话是谁教你的?”刘表沉声道。

刘琮坦然道:“无人可教,发自内心,出于肺腑。”

“哈哈哈,好!想不到我刘家也有麒麟儿现世!”

刘表仰天大笑,心中快慰难以用语言形容,看向刘琮的目光热切的仿佛可以融化万物。

这一刻,他真的感到,自己一生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

人之一生,年轻时追求财富、地位、权势、名利。

但等到老了,便只追求一样东西,子孙。

尤其是开大业者,首在选人。

唯有拥有合格的继承人,他一生的奋斗才不会成为过眼云烟。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后世人只觉得他活的洒脱,但又有多少人感受到其中的无奈?

若真的无所谓,他又何必费心费力延续家族命运?

只是时也势也,非人力所能左右,只能故作洒脱的留下这句话。

刘表对天下大局的认识,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要不然他也不会想将荆州刺史的位置让给刘备。

若非自己儿子实在难以托付,他岂会生出这种将家业托付外人的想法?

只可惜,他当初借荆州本土世家之力掌控荆州,此时也被荆州本土世家影响,根本无法掌控荆州局势,让位之念只能作罢。

原本他已绝望,但没想到,刘琮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之前听蔡夫人所言,只是颇感快慰,觉得刘琮的想法令他暖心,但此时亲自接触,才发现这个只有十三岁的稚子,拥有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难道真是天授之才?

或者,这是冥冥中,上苍对汉室的庇佑!

“你想去哪?”

刘表再次看向刘琮,此时已将所有随意收起,真正将刘琮当成成年人对待。

“长沙郡。”

刘琮对荆州的了解其实并不多,他又不是历史专业生,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更多的是依靠三国演义。

而他离开襄阳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脱离众人的视线,找个地方去安稳的发展势力。

相比其他几个之前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郡县,长沙郡至少让他觉得耳熟。

他知道黄忠好像在那里做中郎将,虽然黄忠此时名声不显,但作为后世人,自然知道黄忠的本事。

有他在长沙,至少刘琮的安全是不成问题的。

而万一狗屎运通天,直接将黄忠收归门下,那他的实力就会出现狂飙式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