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上门化缘(求首订 求月票)(1/2)

冯振昌想衣锦还乡的想法打了折扣,没措施啊,公路还没通到村里呢,只能把车停在本来的富山乡,然后一行十多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往村里走,好在这点路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他们刚把东西放下,刚刚冷冷清清的家里,人气马上就旺起来,有好几家人找上门来请他们往吃饭,特别是那些在店里做事的人家,家家不落。

可这拖儿带女的一家人往总不好意思,最后晚饭还是在二伯家吃的,自家兄弟嘛,无所谓,别人也挑不出理来。

从第二天开端,来家里的人就络绎不尽,冯振昌一整天都不落屋,这家还没喝完呢,那家就叫,吃饱了喝足了也没关系,那就往喝喝茶消消食,解解酒。

梅秋萍是确实走不开,还有三天就过年,家里总要筹备,不然她也和冯振昌一样,落不了屋,冯玉萱也挑着往了几家,只有冯一平,谁家叫都不往,呆在家里和妈妈一起做过年的筹备。

吃了别人的,当然要回请,29的那天,家里的事也差未几筹备好,梅秋萍把东明哥的媳妇叫来帮忙,中午和晚上,每餐在家里摆上两桌。

席间,各种奉承话不断,冯振昌这些天喝的太多,脸都有些肿,听了这些话,一张老脸似乎也焕发了第二春。▼▼▼▼,♀.∨.ne≌t

梅秋萍担心他的身材,上菜时都规劝一句,大家自己喝好就行,不要总是敬他。

要是换在以前。他们可不好说这些话,当然,那时敬冯振昌酒的也没这么多的人。说这些说是引人笑话。现在不一样,他们两个的话,在这冯家冲还是很有份量,在坐的都听得进往。

当然,也不会让他们喝的不尽兴,几个酒量好的堂哥,都在席上作陪呢。

席间。终于还是有人提起了开面馆的事,在厨房里一直听着外面动静的梅秋萍和冯玉萱脸上就冷了几分。

冯振昌打了个哈哈,“这件事我早就想过。你们要开,我当然会帮忙,今天先不细说,等到出正月。会有个章程出来。好吧!”

问的人听了冯振昌的说法,很满足,冯振昌也感叹,得亏儿子的事先提示。

这个话问出来之后,梅秋萍还好,冯玉萱每次往上菜都带着情绪。

等人都走了,村里在镇信用社的那个人却留了下来,围着火塘。喝着酽茶,跟冯振昌做工作。想叫他在信用社里存点钱。

冯振昌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往,反正精力头挺好,也是,前几年都是他求着这个人,看年底的时候能不能贷个几百块,让年过的轻松点,现在,换成信用社的求着他,想想也是蛮爽的。

“你看啊叔,钱放在外面信用社呢,利息比那些银行里都高,说出往你也有面子啊,你在省城创了好大一番家业,那些没往过的不知道,可是,你放笔钱在我们这,大家确定都信的。”

信用社利息确实高,一个是由于他贷出往的那些钱,利息至少三分起,而且是利滚利的,给得出高利息。

二来,信用社的治理都很乱,他们这些不是正式职工的人,都会高息揽储。

其它银行至少会表面上强调提储户保密,信用社可不讲这个,经常有人碰到难处了,往他那借钱,他会先跟你支招,谁谁在我们社里存了多少钱,你找他担保一下,你这事一点问题没有。

冯振昌没什么大弊病,就是有些好面子,以前没措施,穷啊,现在腰包鼓了些,有条件,被信用社的说的有些意动,就想着,是不是挤出来一两万块钱,放在信用社撑撑面子。

冯一平无所谓,只要不放太多的钱,帮自己老子涨涨面子也好,老话不都说嘛,人活一张脸。

梅秋萍过来拦住了他,“今年是真没钱,我们这一年赚的,都投进了店里,不要说存钱,现在还欠着银行十几万呢!”

哪知信用社的一听这个更坚定了些,他也算银行业人士,能从银行里贷出十几万来,可不轻易,这也证实了他们有钱啊。

“不会吧婶,你也不要放多,放个几万块,反正利息比外面银行高,也当帮我一把,好不好!”

“今年是真没有,要不明年吧,明年我们必定先做筹备,早些年你也没少帮我们。”

等信用社的人走了,冯振昌一身不吭,脸上一点笑样子容貌也没有,只一口口的喝着浓茶。

梅秋萍知道他有些赌气,想想他刚才也挺克制的,没有在外人眼前和她吵,就一句话不说,持续回往收拾。

晚上待过客后,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村支书带着会计找上门来。

冷暄的话说了一大通,最后他阐明来意,“叔,你看看,你是我们村里第一个买车的,在全部镇里也算的上前几位,可是呢,好好的车,就是开不进来。我也想为大家做些事,然后回家享清福,所以就想张罗着把这路修一修,就是钱是个大问题。

你在村里德高看重,家底又最厚,这个时候你站出来说一句话,比我说一百句还强,所以我就想,一来,看你能不能出面帮着鼓鼓劲,二来呢,是不是带头捐一笔钱出来。”

这番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