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本荒唐(1/2)

生活原本荒唐,我们却一本正经地过着。 us

大学毕业的时候,徐亦达对中国西南角落的那个城市还是一无所知,但是最终他选择了去广西北海的工作。理由其实也很简单,他不愿意继续留在河南这个地方了。

亦达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楼下邻居贺阿姨的老大孩子武刚从广州回来了,居然还带回来一个美国女朋友。武钢是考上了广州的暨南大学,读的专业是政治专业,具体细分专业应该还是马列主义思想。可是这家伙却一心想出国留学去,后来却阴差阳错地跟一位来自美国的女留学生谈起了恋爱。据说,这位女留学生比武钢还要大三岁。在那个时代,这种搭配是有些让普通人无法接受的。

贺阿姨拎了个小塑料袋上楼来敲门,笑眯眯地对老徐说:“来,尝尝我家小刚从广州带回来的新鲜荔枝,可甜了。”

亦达听到开门声,好奇地从书房跑了出来。贺阿姨递给了亦达两个鲜红的荔枝。亦达小心翼翼地剥开外面皱巴巴的果皮,露出了白嫩多汁的果肉,吞了进去。

“果然好吃,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荔枝啊。”亦达含在嘴里嘀咕着。

贺阿姨开心地邀请亦达:“我跟你说,这可是坐了0多个小时火车过来的荔枝,再晚就不新鲜了。对了,你要不要下去跟我家媳妇练练口语啊?”

亦达有犹豫,对于英语,他才学了年,从来没开口说过英语。老徐鼓励着亦达:“没事,你就下楼见见人家呗。”

亦达跟着贺阿姨到了二楼,武钢正跟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在厨房里帮着准备午餐的食材。“亦达,好久不见了”武钢笑着跟亦达打招呼。

亦达头,却害羞地不敢抬头看武钢的女朋友。

“hi,nicemee namelinda.”武钢的女朋友热情地跟亦达问候着。

这句话亦达还真听懂了,可是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憋了半天脸都红了,终于冒出来一句:“hi,here are you e?”

武钢来解围了:“亦达,说得不错嘛,不过你要在e后面加一个from。”

亦达的脸更红了,磕磕绊绊地问道:“here are you e from?”

linda大方地回答:“i e fro boy,加油!”

......

回到广州后,武钢和linda结婚并去了美国。后来听母亲讲过,武钢的马列专业在美国毫无用途,他选择的新学业方向居然是艺术专业,之后跑去画油画去了。

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了,亦达对于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与老外的英语对话还是记忆深刻,当然还有那颗味道鲜美的荔枝,让他对于中国的南方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憧憬。

另外一个不愿意留在河南的原因,是亦达高考的时候英语卷子被掉包了。

那年的高考亦达发挥得不错,高考完的第二天上午,拿到了试题答案,估算了一下每门分数,总分应该在540分左右,其中英语估分为90分。

成绩出来的那天晚上,学校在一个大会议厅里统一念考生的姓名、考号、各门分数、总分,每个班的班主任在记录。老徐知道这个信息,却没办法混进去。就带着亦达守在会议厅的窗外偷听。夏夜的蚊子很是纷扰,嗡嗡地直往身上扑。两人也顾不得这些了,全神贯注地听着会议厅里的声音。终于轮到念自己的成绩了,教室里传来报分的声音:“徐亦达,总分508,....英语5...”

亦达一下子懵掉了,其他各门分数都跟自己的估分相差甚少,也就相差1-分而已,英语却相差了这么多。老徐毕竟镇定,拉起亦达说:“咱们走吧,先回家去,明天上午出正式成绩再说。”

两个人骑上自行车,往家的方向骑去。平时活泼的亦达心事重重,一声不吭。夏夜里路上的车辆不少,一辆大货车急匆匆闪着灯光赶路,从两人身边擦过时按了一下大喇叭。亦达惊醒过来,车把摇晃了几下稳住了。

老徐小心翼翼地说:“你别多想,咱俩人都要注意安全,你骑到外面去,我在里面。”

亦达还是一声不吭,他知道,“命运”这个词语以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现在它降临到自己身上了。

.....

第二天上午,亦达拿到了正式成绩,跟昨晚听到的成绩没啥区别,唯一多了细项分数。英语客观题46分,作文7分,总成绩还是5分。这个成绩是意外中的意外,实在无法接受。家里人也都分析,是不是亦达的答题卡填错了位置,造成大面积的填写错误。亦达左思右想,觉得不可能,毕竟自己参加过多次模拟考试,从来没出过这样的偏差。再说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一直非常稳定,平时15分的试题基本上都能保持在1分以上。这次试题也属于比较简单的,自己发挥得算是不错的。

老徐和亦达母亲都是大学的老师,在教育系统多有熟人。为了这个意外成绩,两人去多次尝试申请查分,却始终无果。某次去教育局问询,母亲还把刚买的蝴蝶自行车弄丢了。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