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誓除暴君(2/2)
成员,但显然高宗和闵妃对于中国的把持,越来越难以忍耐了,尤其是义京铁路的修建,这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袁世凯已经放出话来了,"大院君对义京铁路持同意态度",这让高宗和闵妃既恼怒又无奈。因此其态度已经倒向开化党,及其背后的日本了。
5月11日,高宗亲身下旨,由日本练习的新式部队"练习队"正式成立,总人数将近一千人,其核心是那一百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军校生,教官则是日本楠濑幸彦少佐和矶林真三大尉。这支部队也成为了开化党手里最重要的liliang,与由中国练习的两千新军,隐约形成了对峙。但高宗和闵妃明显更器重"练习队",高宗本人甚至还在成立之日,前往校阅阅兵部队,亲疏远近已经是不问可知了。
另一方面,开化党成员也纷纷担负要职,shili明显壮大,渐渐能与事大党相抗了。这些人已经开端密谋如何赶走了中国shili,实现朝鲜独立了。其中朴泳孝还制作了一面国旗"太极旗",得到了高宗的赞成。
正是在这种气氛下,袁世凯与高宗、闵妃,以及开化党等人终于产生了一次正面的冲突。
5月28日,汉城钟路广通桥药局店主崔宅英,在店里被人枪杀。第二天,由开化党组织创办,并得到日本人支撑的<汉城旬报>,立即大肆诬陷中国,以“华兵犯法”为题进行报道,打算在朝鲜民间散步**情绪,而执笔者正是日本编辑井上角五郎。
袁世凯获悉此事,立即向高宗和闵妃施压,称这个报道"捕风捉影,毫无真凭实据,完整是居心叵测",请求惩办相干职员。但高宗支支吾吾,称报社是"无心之失,自知谬误,引过深悔,更无可追核之理",打算搪塞了事。
袁世凯不肯罢休,一边持续施压,一边派陈树棠前往督促朝鲜巡检破案,并且很快就在5月31日,将真凶朝鲜人崔成均捉拿回案了。
面对确实的证据,为了平息事态,高宗不得不将负责报刊的博文局主事,开化党成员俞吉濬免职,同时也驱赶了编辑井上角五郎,并在6月2日的<汉城旬报>的头版,刊登启事,对之前未经核心所做出的毛病报道,进行检查和daoqian。而且规定,以后任何消息报道须经中方职员审核批准后,才干刊印发行。
此事迅速传回了日本国内,立即又引起了一阵喧嚣,纷纷责备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坐视井上角五郎被驱赶,却碌碌无为,实为帝国之羞。
随后,日本政府撤换了花房义质,由对华强硬派竹添进一郎担负驻朝公使。
眼看中国对朝鲜的政治把持如此周密,连报纸上的消息都要被审查了,让日本人嫉恨交加,尤其让那些军国主义分子再也难以忍耐。
曾经过于路线之争,而被排挤出部队的陆军中将三浦梧楼,一直在集结各个激进团体,比如:玄洋社、紫冥会、国权党等,并进行整合,筹备组织一支侵占朝鲜的先遣队。此时便趁机直接出面,于6月11日开端,带领大批日本游勇,以商人、记者、医师等名义,陆续登陆釜山。
其中重要成员有平冈浩太郎、头山满,铃木力、内田良平、太原义纲、铃木天眼、大崎正吉,时泽佑一、日下寅吉、武田范之、大久保肇、田中侍郎、白水健吉、吉仓汪圣、千叶久之助、井上藤三郎、西肋荣助等,都是日本国内赫赫著名的"侠士"。
同时在汉城的"山紫水明阁",成立了大崎正吉事务所,以法律工作为掩护,和<汉城旬报>一样,成为机密的准军事机构。
三浦梧楼还与竹添进一郎、开化党等不断接洽,密谋着如何夺权。
一时间朝鲜半岛已经是山雨欲来,阴云密布了。
这个时候,还有一人,同样一脸愁云阴霾,正是暹罗国王,拉玛五世朱拉隆功。
中国新任驻暹罗公使唐景菘,已经正式发出外交照会,请求暹罗"交还"上寮剩余三邦,以及中寮的川圹邦和首府万象。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没想到中国的请求来的如此之快之坚决,几乎毫无商量的余地,让朱拉隆功恨气填胸,他咬牙切齿的把水杯往地上一摔,"砰"的一声,碎片四溅。
"中国人得寸进尺,欺人太甚,跟他们拚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