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争,快要来了(2/2)

其是负责财政收支的大躲省,已经一再发出警告,由于连年的巨额军费支出,全部国民经济严重畸形,假如不早日动武,这些军事预算也就糟践了。

而且,由于中国的巡航舰队,几乎天天都在琉球海域,和日本的警备舰队对峙,此事经过日本各大报纸不断的渲染,也使日本民间的好战情绪高昂。

但主管内政外交,又深得天皇信任的伊藤博文,却成为主战派的最大障碍,他保持认为日本要与中国开战,必须获得西方的支撑。

但现实是,日本访欧的岩仓具视使团,访遍欧洲,竟然没有取得任何外交成果。无论英国、法国或者西班牙,都对日本所谓的"自由与繁荣之弧"尽不感冒。这也难怪,在过往的这一年,西方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数倍,尤其是产业机械、车床电机、化工钢铁等,更是订单不断。而中国的农产品,质优价廉,也深受青睐。

在这种宏大的经济诱惑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选边站,对日本提出的"中国要挟论"只是含混回应,一笑置之。只有俄国对日本表现出了些许善意,但俄国此时在东方的liliang极为有限,很难对中国产生威慑。

尤其糟糕的是,中国承诺赞助犹太人复国,并且丰沙里犹太人建国jihua,也开端了实际运作,这将欧洲金融市场上的犹太资本,几乎一边倒的支撑中国,日本很难获得外国贷款支撑,唯一对日本表现同情的俄罗斯,又是穷得叮当响,根本借不出钱来。

面对这种外交困境,伊藤博文更加坚决的阻拦主战派妄动,因此很多人都将伊藤博文称为"国贼",宣称要刺杀他。

此时,伊藤的学生西园寺公看,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中国确保日本在朝鲜的经济利益,同时承认琉球群岛是日本国土,在这样的政治条件下,作为回报,日本可以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这个方案又被称为"琉韩交换论"。

这个让步方案得到了伊藤博文的热烈支撑,但却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陆军卿山县有朋提出了对应方案,那就是至少要从中国手里,得到半个朝鲜,也就是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分界,朝鲜半岛南端必须属于日本,这是日本所能吸收的底线,被称为"三八线论"。

两个方案终极摆到了天皇的御前,明治决定以这两个方案作为基础,与中国谈判,为此派出了外交使团,以井上馨和伊藤博文为代表,前往中国。

日本朝野的种种喧嚣,包含谈判使团即将来访的消息,很快都通过间谍网,被报送到丁云桐的眼前。

此时,远在欧洲的的刘步蟾发来密电,"朱雀"和"玄武"两艘铁甲舰抵达了葡萄牙里斯本港,已经和四艘精锐的巡洋舰会合了。

丁云桐立即给刘步蟾回电,命令舰队马上返航,向亚洲前进,向中国前进,向战斗前进!

根据时间推算,再过两个多月,也就是到八月底,舰队将会抵达中国,也就是说开战的时间就在八月底!

丁云桐感到,此时不但要自己做好筹备,同时也要适当的稳住日本,因此要在来访的日本使团眼前,表现出些许的诚意,给对方以盼看,让战斗按自己的时间表爆发。

因此,他一变态态,并没有派遣以强硬著称的曾纪泽与日方谈判,反而选择了李鸿章作为首席代表。

李鸿章在外交上,一向有一副"痞子腔",且让他跟日本人慢慢闲扯,就等那zuihou时刻的到来。

此时,近卫军所有九个师的组建和练习,已经接近完成,丁云桐请求全军利用这两个月时间,认真练习,好好发动,为迎接一场波涛壮阔,也许会影响中国未来几百年的巨大战斗,做zuihou的筹备。

未来,必定会很精彩。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