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反攻(1/2)
经过商议,山县有朋决定封闭消息,暂时不能让士兵们知道本相,否则全军的士气将会崩溃。同时命令宪兵严格监督,有胆敢流传“假话”者,一律处逝世。
他感到不能坐以待毙,多等候一天,就多耗费一点储备,必须在粮食吃光之前,与中国人决一逝世战!
3月2日,日军从东西两线发起了辽东战斗。
在东线,日本第二军向北侵占草河口,进攻连山关,辽阳方向;在西线,第一军和第三军则两面夹击析木城和海城一线。山县有朋盼看能速战速决,短时间内打到奉天,获得大批物质,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标。
刘锦棠则是持续采用耗费战的策略,东线地势险峻,密布山峰河谷,由第六师据险固守,层层阻击。
西线地势较为平坦,刘锦棠亲身指挥三个师与日军反抗,同时命令苏元春旅驻扎隆昌,以掩护后路。
从3月2日一直打到了7日,双方鏖战了五六天,日军始终无法取得突破,山县有朋亲身带领第三军进行迂回包围,于3月8日开端攻击隆昌。
苏元春为了掩护主力,以八千近卫军对三万日军逝世守了一整天,三千人战逝世,包含苏元春也重伤不治而逝世。到了9日,吴兆有率部撤出隆昌,退往辽阳,而第三军由于伤亡宏大,不得不停下休整。
由于隆昌的抵抗,使刘锦棠能够从容的率军撤退,先后放弃了析木城和海城,于3月11日撤到辽阳。
另一边马玉昆也是边打边退,利用地形和火力不断杀伤日军。日本第二军在连场攻坚战,付出大批耗费后,逐步攻占了祁家堡,连山关,马塘,摩天岭等地,zuihou于3月10日打到了汤河边,此时间隔辽阳只有25公里,但是日军实在是精疲力尽了,无力持续前进了。
更糟糕的是,军事物质已经到了极度缺乏的状态,其中第三师团野战炮弹几乎全部打光,很多士兵都只有十来发子弹了。第四师团情况更加严重,由于药品的极度缺乏,很多士兵在忍耐疾病的折磨,比如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官兵被冻伤,手脚肿胀,面目青紫,对这些人来说,被子弹打逝世也许是一个较haode成果。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饥饿。
后方运来的粮食越来越少,从2月28日开端,日军规定一天只能吃一顿白米饭。
到了3月4日,这一顿白米饭里已经开端掺杂一些豆子或小麦了。
到了3月8日,白米彻底没有了,变成了一天一顿麦饭或其他杂粮。
到了3月11日,再次规定要两天才干吃一顿。
这个时候,即便再傻的人,也会知道后方出大问题了,而且一些关于海上的消息逐渐在部队里流传,加上弹药也越来越少,任何理由也无法解释这样的状态,不满的情绪开端蔓延。
3月12日,驻扎海城的第五师团产生了骚乱,士兵们喊着“我们要吃饭!”,冲击了后勤仓库。固然骚乱很快被弹压,但是对于等级森严,纪律严明的日军,这样的骚乱也是前所未有。
同样的情况也产生在“山东作战军”,不,是更严重!
由于东北的日军好歹后面还有个朝鲜,好歹日本运输船还能有几艘侥幸偷渡到朝鲜东海岸。而山东作战军则是彻底地变成了“没娘的孩子”,而且完整没有任何储备,从3月2日开端就涌现了断粮现象,几乎连再拼一下的liliang都没有了。
3月4日,在极度的苦楚和遗憾中,乃木希典不得不放弃了千辛万苦,就义了两个儿子,好不轻易才攻下来的摩天岭,由于事实上部队已经无法战斗了,海战失败的消息已经人所共知,饥饿和失看彻底打垮了部队的士气。
在一片莽原上,大肠告小肠的日军官兵们低着头,踉踉跄跄地走向荣成,就像一条蜿蜒的玄色长蛇,在通向未知的末日。
在这种境况下日本人仍然井然有序,保持着安静,其对秩序的尊重让人赞叹,仿佛身材里所流淌的血液一般自然。
即便如此,走在被冻硬的大地上,头顶上是飘落的雪花,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每个人的心里都在问一个问题:“我weishenme要来到这风雪交加的大陆上,忍耐着种种苦难呢?”
中国南方团体军,缓缓地跟在后面,若即若离,不急不躁,他们要盯着日本人,直到把他们逼进尽境!
在经过青木周躲的艰苦努力,更重要的是,英国人认为随着海战的结束,日本人基础上已经输掉了战斗,为了避免日本彻底完蛋,英国这时候应当拉日本一把,将来可以作为在东亚牵制中国的棋子,因此英国答应出面斡旋。
3月7日,英国内阁电令驻华公使巴夏礼爵士,请求其出面劝和中日两国。
但就在3月6日晚,中国驻英公使伍廷芳,就向国内密报:英国人与日本使者接触频繁,极有可能会对我国不利云云。
丁云桐敏感地意识到,英国人很可能会出来扰乱,由于按照这些帝国主义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