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2/2)



在马尾港休息三天后,海军立即投进了练习,全部舰队以“扬武”号为旗舰,“香农”号更名为“北斗”号,“利安德”和“鸢尾草”则更名为“昆仑”号和“沧海”号,以上四舰构成了海军的核心。

“扬武”号舰舰长林国祥作为旗舰舰长,仍然担负舰队的司令,刘步蟾、林泰曾等人则分辨担负各舰的副舰长,丁云桐认为不能由于这些人留过洋,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最高指挥官,这需要实战的功劳。

舰队的练习保持着较高的强度,尤其强调高速机动中的火炮打击精度。随舰回国的黄建勋,也带领水雷营,不断操练在各种气象海况下布雷。

重点科目是丁云桐亲身交待的,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水雷布下一道周密的封闭线。

这就请求水雷要能以一种恒定的间距,均匀而且成一条直线的散布在海上,速度还得快,此时的机械程度,很难达到这种请求。在风高浪急的大海上,船,雷,水都在移动当中,没有相应的丈量仪器是做不到快速准确的。

面对黄建勋的报告,丁云桐想起了前世志愿军林有成的土措施,将事先量好长度并捆haode麻绳,系在锚雷之间,这样布好一雷,到雷同间距,下一个会被拉下水。这种方法简略有效,林有成在1小时内布下了90个,zuihou还炸沉美军一艘登陆舰。

黄建勋看着皇上发来的唆使,忽然感到自己在英国事白学了。

同一时间,闽浙总督丁日昌,正在严格监督四个炮台的修建。

根据保密的jihua,所有的人力都不能雇佣当地人,而是专门从外地带来,材料和火炮都是半夜运到山上。山顶的修建更总是顾问部严格把关,闲杂人等靠近就抓。用四个较小的炮台作为粉饰,分辨建在金牌山,长门山,罗星山和马限山的山顶。而在小跑台的远处,则建造了极其坚固的重炮台,炮台的四周种上竹子,盖上屋子作为假装,有的假装成一座小山神庙,有的仿佛是守山官兵晚上睡觉的木屋,有的修成一个灯塔。

但在假装下面却是一座半地堡式、半城垣式的大型炮台,开战时将固定的绳索砍断,假装的竹屋就会向两边倒下,露出炮台。

炮台不用岩石、水泥,而采用福建民间的“三合土”,“三合土”即灰、沙、土拌以乌樟树汁、糯米浆、红糖、草纸巾,黏性极好,坚固无比,闽南称为“红糖三合土”。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敌方炮弹袭来时,岩石、水泥被炸飞时对炮台将士们的伤害。

每个炮台上都拥有两门280mm口径的克虏伯重炮,这是克虏伯公司到目前为止,生产出的最大,最重的钢炮。主炮炮身长13.96米,炮口内径28公分,炮重48974公斤,全重59888公斤,有效射程达16460米.,而且能360度转动炮口。

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种装甲能够抵挡住这样重炮的轰击。不过价格也不菲啊,一门就需要4万多两白银,丁云桐花了50万一口吻买了12门,有8门放在了马尾,可见处心积虑。

全部炮台的建设从1879年的6月开端,昼夜不停,无数人轮班修建,丁日昌更是在工地上自己督促,zuihou累的吐血。四个炮台只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修造完毕,而且坚固无比,结构完善,在炮台后方地下,兵营,电报指挥所,弹药库等一应俱全。

所有炮台士兵都在外地进行培训,选择类似地形,用类似火炮练习,总之不在马尾港应用重炮台练习,以掩人线人。

全部下半年,广西境内也是外松内紧,奉旨任广西巡抚的丁宝帧,可以说忙得焦头烂额,设立补给站;建立并练习野战医院;将从后方运来的粮食,弹药,马匹,药品,机密存储在边境的仓库中;不断派人勘察道路交通情况,断定补给路线和应急方案;制定了jihua,一旦开战如何尽快的向各个县乡征集伙夫,马车,牛驴等人力畜力。

而这一切,丁宝帧要时刻向丁云桐发电报告,也时刻收到丁云桐的唆使或询问。

丁云桐还让胡雪岩和郑观应制定出jihua,为战斗的财政需求做出方案,他估计至少需要千万两白银,但是假如越南政府能真心实意的赞助中国,供给一切力所能及的后勤供给,比如粮食,草料,人力,车马等等,那么财政压力就会大大减轻,这就需要唐景崧等人的努力了。

丁云桐盼看在明年春天后,自己就能做好一切筹备,就等越南的一点点火星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