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因势利导(2/2)

大太太想的周到。”说着,屈膝给大太太行礼,欲告退。

“你等等!”大太太喊住她,“沈家姑奶奶都拿了些什么来?”

银杏笑道:“奶油炸糕、艾窝窝、蜜麻花、豌豆黄、芸豆糕之类的小点心。”

大太太笑着点了点头。

银杏看着她眼底有几分欢乐,笑道:“固然东西不起眼,可都是新鲜的,只怕是特地做的要不,我拿过来您试试!”

大太太点了点头:“再给我沏壶龙井茶!”

银杏应声而往,将沈穆清带来的点心装了碟,沏了雨前的龙井茶,亲身端到大太太眼前。

大太太看着眼前的点心轻轻叹了一口吻,叫了玉簪进来:“你把我匣子里的那对镶了金刚石的簪子给沈家姑奶奶送过往,算是回礼!”

玉簪一怔,道:“是那对石榴花的银簪吗?”

大太太笑着点头,“就是那对!”

沈穆清收到大太太的回礼,不由一怔。

那簪子固然是银做的,石榴花也不大,可镶在上面的金刚石有黄豆粒大,至少有十二克拉

送个价值相当的物件做回礼,那就只能动用李氏留下来的遗物了。

沈穆清不禁有几分迟疑。

玉簪就笑道:“我们家大太太可爱好您送过往的点心了。特地差我来讨点回往。还说,就当时您的回礼好了!”

沈穆清苦笑,吩咐厨房又做了几件点心,拿了一幅前朝的字画作为回礼,派了英纷送过往。

第二天,大太太又让人送了水晶虾饺,粉果等吃食过来。

玉簪满脸是笑:“我们大太太常年在广东,这是那边的小吃,特地让人做了给姑奶奶试试鲜。”

沈穆清只得再次回礼。

这样你来我往,最后沈穆清只好自己亲身下厨指挥厨子做各地的小吃。

糍粑、冲糕、年糕、鱼丸、春卷、蛋烘糕纷纷出炉。

过了几天,常惠还没有回来,朝廷却颁布下诏书,远尊远在八河的皇上为太上皇,擢礼部七品给事中王清为都察院正三品右副都御史,于玄月十六日出使八河。

此诏一出,朝野内外皆惊,却很诡异地保持了沉默。

“别人视为危途,他却视为捷径”闵先生坐在沈箴书房的热阁里,喝着沈穆清亲手奉上的六安瓜片,和沈箴说着王清,“说:此往八河,不是命丧黄泉,就是名垂青史。看样子,他心里也很明确此次出使的危险。”

沈箴微微点头,转头问身后的沈穆清,“你说,萧飒的父亲萧诏是漕帮扬州帮的帮主?”

“是!”沈穆清应道。

沈箴沉思道:“我看,得把王清找来商量商量,看他出使八河还有些什么具体的艰苦我听说,此次出使,太常司只派了四个人给王清,比一般的御史出京查案都不如我们对症下药,解决实际艰苦,说服他的把握也就更大。”

闵先生很是赞成,笑道:“那我就约王清明天来?”

“可以!”沈箴道,“离他出京不到十天了,过几天他只怕没有时间走动了。”

说完,又吩咐沈穆清:“你现在往一趟连升客栈,看萧家到底能动用多少银两?多少人手?我明天和王清谈的时候,心里也有个底。”

沈穆清应声而往。

听说沈穆清来了,大太太喜滋滋地把她迎了进往。

“怎么样?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她满目企盼地看着沈穆清,看的沈穆清都有些心虚这要是人救不回来她还有什么颜面来见大太太。

沈穆清忙把沈箴的意思告诉了大太太。

大太太一听,立即让银杏往请萧诏。

“我这边拿个二百万两现银是没有问题的!”大太太趁着萧诏没来向沈穆清交底,“再多,可能就得往收账或是卖些产业”

沈穆清有些咋舌。

没想到大太太这么有钱。

萧诏很快就来了。

三个人关了门商量。

沈穆清把来意说了。萧诏道:“钱没太大的问题。我来的时候,老太爷给了五十万两的银票,这个是筹备打点朝廷官吏的,老三那边凑了价值二十万两的瓷器、丝绸和盐巴,随时可以调用,老五已经安排好往八河的人手,我手里还可以凑个四十万两现银。”说着,萧诏拿了一个红漆描金的匣子给沈穆清:“这里是二十万两银票,你先拿回往打点。”

是想和自己划清界限!

沈穆清笑了笑,正欲伸手接匣子,大太太忽然伸手挡住了沈穆清的手,笑道:“不是说有五十万两银票的吗?你不至于连老太爷的钱也舍不得?”

有4条

非法或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an19820126qq:510089757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进"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一百八十三章因势利导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