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 罗马尼亚人也在(1/2)

本日之行可谓令耶夫洛夫大开眼界,化肥厂还有矿场,再不是那些写在纸面上的大批报告,他亲身来到了这些处所,也意识到了游击共和国壮大的源泉。

每一天,大批发掘的黄白色的硫磺矿石,都通过马车拉回往。他们首先抵达了间隔矿场最近的那片树林,即矿石装货场兼监工们的宿舍。

63团体军仅仅有着正规番号,其内部的编制则非常随性,例如这里有一些民兵营的编制。

部队将把持区内的劳动力几乎都发展为士兵,这些士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而那些年纪太大的,他们只能作为最末等的战斗力,也根本不会被派往现场。这些人大部分从事着生产简略军需品的工作,随着要对所有人的劳动力开发,一些六十岁的老人,也拿起步枪来到硫磺矿厂,担负监工。

置身于这林间更大的宿舍区,杨明志不得不感叹:“这就是报告上的那支宏大监工部队的住所,比起一个多月前真是扩大了很多。”

随行的乔舒雅不单要参与对指挥官的护卫,也得最为驻军一方的“顾问”,对司令本人讲解一个多月来矿场的变更。

她答复道:“如今的矿场变更的确很多,那些不在战斗序列编制内的特别监工部队,也是十几天前临时组建的。上级是将现有的所有监工整训后,又添加一些人手,如今负责矿场的监工营,兵力已经达到四百人。”

“兵力还是很多的嘛!战斗力可能很糟糕。”

乔舒雅毕竟是亲身在战场上拼杀过多次的,难免对这些所谓“监工营”有很大偏见。

而她深知司令和那位萨林奇金有着很大同,就勇敢说起来:“司令同道,恕我直言,这些监工即便是拿起步枪,我真担心后坐力都会震碎他们的肩膀。他们年纪太大了,与其来做监工,还不如拿起锄头往刨地,至少种植马铃薯比这轻松很多。”

“也许吧!”

见司令没有多言,乔舒雅也就更为勇敢:“不瞒您说,我对那些人的安排有些不满,他们毕竟不是军人,不知道作为矿场驻军的我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战俘已经不是二百人的规模,当前在矿场挖硫磺的犯人总量,已经高达九百人!仅靠我们一直兵力受损的女兵营看管的确不行!难道!那些老头子就行吗?他们都是些老人,如若战俘决定集体逃跑,难道他们瘦弱的身子能抵挡住?”

诚然,耶夫洛夫对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日常中的一些安排有些微词,尤其是他们对于部队难免进行的一些指手画脚。所以,他乐意往听乔舒雅对那几位的批评,但当话题扯到那些监工本身,事情就有些不对了。

耶夫洛夫咳咳两声,发声:“营长同道!也许你不应当质疑那些老人,他们可都是你的父辈!这些人之所以来做监工,还拿起了兵器,是由于在二十多年前的内战中,他们都曾做过红军战士。那几位的安排我也有有些微词,但是你不该质疑这些老人!他们还没有老到连枪都举不起来的地步。

我告诉你,这个国家就是这些老人建立的,如若不是他们二十多年前的浴血奋战,也就没有苏俄,更没有苏联,白俄罗斯也在二十多年前为波兰全部吞并!”

经这一番训斥,乔舒雅低头不语。她对于司令杨明志没有多少戒心,对于副司令耶夫洛夫始终是那种下级军官对高级军官还有的敬畏,甚至是畏惧。

见到场面有些僵,杨明志赶紧站出来打打圆场。

他泛论道:“二十年前的战斗呐,游击共和囯很多老人都经历过那些战斗,尤其是铁匠村最初的村民,如若不是二十年前他们为了声援红军,抗击白军和外国干涉军,他们也就搞不到那几台老式机床。如今,这些产业母机支撑着我们惯例兵器的制作,支撑着我们游击共和国的国防建设。所以我们还是支撑这些老人的工作,我想他们也不会服老。”

这话说的乔舒雅很爱听,她没有为刚才歧视性言论道歉,而是持续抱怨:“司令同道,我承认那数百位大叔拿起的枪,但您也该看到,如今战俘九百多人,他们下矿劳作尽大部分人都拿着稿斧,一旦他们忽然暴动,我真的很担心!毕竟我是这里驻军的营长,出了事我要负责。”

“笨蛋!难道你们的机枪缺乏子弹吗?”

耶夫洛夫猛地爆粗口,杨明志立即打断:“唉!你不要对女人说脏话,毕竟战俘高达九百人……什么?!”忽然间,杨明志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立即停下来脚步,双眼瞪着眼前同样吃惊的乔舒雅。

“司令……司令同道,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我道歉!我想那些老人性歉。”

“是的,你的确是说错话了。”杨明志质问道:“现在你好好说说,这里挖矿的战俘一共多少人?”

“一共九百二十人!司令同道!”

用俄语年一个大数字音节非常长,杨明志因而断定她说的的确是九百二十人。

“居然这么多?!这么会这么多?”

“司令同道,就是这么多人啊!”说着,乔舒雅一脸乖巧的数起手指,念念有词:“这些战俘里,有德国人、有乌克兰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