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2章 德军治下的列奇察(1/2)

在大战爆发前,列奇察城区居住着三万人,他们几乎都是苏联国家企业的工人和家属。

由于本地的木材资源非常丰富,该城市的重要经济起源便是木材加工,数以千计的工人从事相干产业。

固然列奇察这个城市数百年前就存在了,不过白俄罗斯这片地区自古是波兰和沙俄血腥争取之地,古代的列奇察城早已灭亡,现有的城市基础是在废墟上建立的新城。

它是坐落于第聂伯河上游右岸的城市,稀疏的人口使得城市规模也不大。

铁路线穿过城市,火车站就在在城市西南处。一条相对广阔的公路自火车站向北延伸,它足有四公里长。公路两侧遂有大批的支路,大批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依路而建设。

苏联的建筑技巧碍于时代因素,比本时空的美国差很多。在列奇察,最高的建筑只有四层,那是蓝本的苏维埃办公大楼。在其四周,则是大批翻修过的三层或二层建筑。

在混凝土建筑的四周,还有不少木屋,就是所谓的棚户区。

当战斗忽然爆发,列奇察马上遭到恶运。随着苏军主力的崩溃,留守城内的少量苏军被忽然杀到的德军迅速击溃。

德军攻城时自然进行了短促的炮火筹备,他们以最高的建筑为目标轰击,所以当他们占领城市,那办公大楼真可谓完好无损。

所以,赫兹曼自然而然的将707师的师部迁移到这栋建筑中。

来自北方的微风略带凉意,明明是白俄罗斯的盛夏时分,这份严冷竟让赫兹曼感到一丝哀凉。

他站在那办公大楼的第四层楼顶,这里间隔地面足有十五米,他站在了全部列奇察城的最高处。

“南边,大批的俄国人在向我们这里进军呢!真是见鬼!”

赫兹曼抽着烟,不时的举起看远镜凝视南方,对未来担心不已。

自收到防线崩溃的一连串报告后,他知道列奇察必定是敌人首当其冲的目标。持续待在办公室内只能坐立不安,那还不如到天台上,亲身远看远方。

他也不时的将视角转到城市内,只见最广阔的那条街道,有大批的人群在移动着。很多人是戴着头巾,拎着篮子或箱子,其造型充分辨明那是女人。

城市中存在不少的女人,她们是警察团的家属、从起来城市迁移来为德军工作的平民、还有根本就是随军妓院。

让女人离开城市,这是赫兹曼亲身下达的命令。他有一种预感,介于苏军来势汹汹,列奇察必将爆发血战。他很明确,苏联人将为德军服务确当地人视作叛徒,被捉住几乎必逝世无疑。

无法用于守城的所有妇孺全部迁移,但所有的成年男子必须留下来,无论他们是否乐意。

赫兹曼这是简略的请求妇孺沿着路向北走,向着所谓的安全区域斯韦特洛戈尔斯克走。那里是否安全?呸!

赫兹曼只是单纯的将女人支开,甚至不是不令丈夫和妻子分别。德军士兵用强硬手段完成这一切,如同驱赶牲口一般,无情的将女人赶走,根本不会容其逗留。

而那些失往了妻子和孩子的男人们,他们很多人是到列奇察讨生活,昧着良心为德国人工作。现在可好,所谓的赞助伐木、火车站搬运工的工作,变成的为德国人打仗。

命令发下来,立即便有人旗帜鲜明的表现拒尽合作。

德军士兵也非常简略粗暴,所有的分歧作者直接枪决。在枪毙了十多人后,就再不存在反对声音。

于是乎,赫兹曼当前能直接把持的部队有一个步兵团和一个警察团,兵力委曲到五千。在德军治下,列奇察城的所谓和平居民本有五千人,随着女人小孩被突击赶走,有近一千五百名的男性平民,被认为合适当兵,突击被发放了枪支。

部队又武装了相当于三个营的兵,赫兹曼对这种人的战斗力完整是不屑一顾的态度。

优良的士兵需要不少于六个月的系统练习,这是他的认知。谁能指看几乎没有军事技巧的平民突击拿起兵器,能展现出所谓的战斗力。他们,只能作为聊胜于无的部队,或者说就是单纯的炮灰。

唯一能让赫兹曼有点自负的,便是城内还有一些半履带装甲车,甚至还有四辆突击炮。

列奇察城内有一座兵器修理厂,目前正在对八辆三号坦克和两辆四号坦克大修。它们都是从战场上拉回来的物件,它们自火车站卸货后,就安防在火车站东北侧的修理厂中。

指看坦克能瞬间修复投进战场根本是不可能的,它们的发动机被拆掉,但炮塔还能应用,仓库也要少量配套炮弹。

列奇察最要害的部位就是火车站,无论苏军会不会打来,火车站的戒备都是最强的。不仅仅是其战略价值大,还是它的地位——它是如此重要,还位于城市西南,就好似柔软的鱼腹面对尖刀。

“所有修理的坦克,用拖拉机拉到火车站外围,充当固定炮台。”

士兵着实完成了赫兹曼的命令,于是乎在当日中午刚过,德军在火车站一侧的防御,增长了十个炮台。德军士兵又在坦克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