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章 老伊万诺夫的揣测(1/3)

和儿子吵了一架后,老伊万诺夫坐在台灯前,他拿起报纸后不久,激动的心终于安静下来。

难道说儿子有错吗?不!恰恰相反,儿子的决定正是符合他们年轻人该有的正确思想,现在冷静下来,儿子真的待在后方,他的同学们尽对当众骂他懦夫。

再说了,儿子就这么被安插进邮局对他真的是好?

苏联的卫国战斗必定成功,世界同盟也必将成功。

这场战斗注定带来大批苏联男性的伤亡,然经历战斗的男人们回到故土,他们就是凯旋的好汉,各机关与企业都急需解甲回田的战士参加,邮局也不例外。那么,儿子的同行们都有战功。组织上考虑到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贡献,提升与提纲的资格,难道不会优先给他们?

儿子参军,风险真是太大了。假如他不能参军,他也会耻辱一辈子吧。

不管怎样,邮局是要发展新鲜血液的!时势如此,假如邮局里不得不招进比男性还多的女性职员,那就必须从源头着手,挑出其中的佼佼者。那个年仅十七岁的娜塔莎?她做儿媳的可能性是有的,只是这种事不该多想。她被发展成邮局新人,倒是有可能。

“看来,有些年轻的姑娘布满了美好的未来。另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斯佩洛斯金娜?看来这一刊还有针对她的文章?”

果不其然,老伊万诺夫找到了相干文章,这次的文章可谓邪乎。

“呵呵,单人操持反坦克枪击落敌机,太夸张了。难道真理报为了鼓舞士气,要把这个十七岁的姑娘吹捧成女战神?”

这种文章仔细品读,其中的夸张成分太过冒昧。无奈如今是非常时代,国民需要一个好汉,哪怕这个好汉是被添油加醋的也是极好的。回根结底,人们还是需要一个救世主啊。

国际歌的歌词写明了,世间没有什么救世主。延伸解读,所谓的救世主就是国民自己。但苏联的国民纷纷感到,他们的救世主就是坚守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而那些被广为宣传的战斗好汉们,更是锦上添花,就好似上帝身边的天使们。

老伊万诺夫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以刊报纸,就是要看看一个柔弱的姑娘,如何操持宏大的反坦克枪,击落更为宏大的德军战斗机。若是文章写得好,自己可要把编辑表扬一番。

成果,他重要到了斯佩洛斯金娜的全名。

“啊?也是叫娜塔莎·彼得罗夫娜?以往的期刊都阐明了,她八月底坐飞机离开了白俄罗斯的沼泽,现在确定不在战地了。”

“吉尔说的那个姑娘,本名和复姓和斯佩洛斯金娜一样,这就是单纯的重名啊。在俄罗斯很是常见。但那个姓哈尔科娃的娜塔莎枪法很好,仅凭肉眼五发全部命中四百米外目标。而且两个娜塔莎也都是十七岁!那个娜塔莎八月底坐飞机离开白罗斯,这个娜塔莎整整七天前来到彼尔姆。这两个人……”

顿时,一个极为勇敢的动机浮现在老伊万诺夫的脑海里。他以自己的理智使劲想想,毕竟感到这不可能。哪里有这么偶合的事?只不过是自己的胡乱联想罢了。

但是且慢!

老伊万诺夫再度审阅这一名字,名字中的父名叫做“彼得罗夫娜”,这在俄罗斯真是少见。按照俄罗斯的传统,女性名字的父名该是“彼得洛维娜”才对,拼写的字母有细微不同。

为什么儿子新同学的父名如此之特别?

多个细节联合起来,老伊万诺夫又紧张起来。他不得不再次正视自己的奇怪动机——假若两个娜塔莎,她们就是同一人,那可如何是好?

“我的上帝啊,他总不会是试图寻求那个斯佩洛斯金娜吧。照片有些含混,那个姑娘确实挺俏丽。呸!有这种好事轮的着那个臭小子?看来我真是要早点见到那个姑娘,但愿她们不是同一人。”

夜深了,老伊万诺夫躺在床展,他满头脑还是揣摩着儿子所谓的那个姑娘。

他的沉默却被妻子认为还在为刚刚的发火耿耿于怀。

“现在儿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看来你我都是把持不住的。你……你还在赌气。”伊万诺娃自顾自的长叹一口吻,“他就是一门心思的向往前线,你能禁止得了?”

“即便如此,也要尽量禁止。”老伊万诺夫闭着眼搪塞道。

“唉!假如你这么做了,会不会是政治毛病?”

“是的,是一个毛病。可是,你舍得他往前线吗?你还盼看做奶奶……他要是出了事……唉,不提了,不提了!”

如今,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遭遇着丧子之痛,战斗就是这么残暴,普通家庭的年轻男人们,他们丝毫没有抗拒征兵的可能,一些有权势的家庭倒是能稍稍运作一下。

老伊万诺夫又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道:“间隔他毕业还有一年,他参军这件事,我们暂时不用考虑。”

“可是,看现在的情况我们终将面对。”

“唉……”老伊万诺夫长叹一口吻,“假如……假如他执意要参军,那就做一个战地邮差吧!至少我年轻时就是做这个的,我知道,比起一线作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