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块石头......(2/2)

,比如《西游记》,茶余饭后,让大家,或者让人按照书本讲故事,生活不是丰富多彩许多吗?……

所以,纸是必须造出来的。

没有纸,用竹简也是一个办法,但既然自己能造纸,何必用笨重不方便的竹简呢?

他带着美琳去了研究院找托思。

研究院在明珠城规划中的工厂区,这里属于还未开垦的地块。

研究院建在厂区靠后的位置。

那里平整出了一大块场地,建了两栋并排的木架构房屋。一栋是作坊,一栋是仓库。房子前面是一个大院子。

研究院周边种满了厚厚的荆棘植物,人只能从正门进入。

这里是明珠城的禁地,寻常人不得入内。

晚上有人值班守卫,由代玛安排。

在众人的眼里,它是很神秘的。

王隽过去的时候,托思和智聪正在院子一角搭起的一个棚子里面,蹲在一个大陶罐面前苦思冥想。

大陶罐用石头支起,下面烧着火。

看见王隽进来,俩人赶忙起身恭敬地和他打招呼。

王隽走上前去,看见罐子里装了许多又细又短,败絮状的木头。

水煮的滚沸,水汽氤氲。

“怎么样,有什么问题?”王隽问。

“煮不出你说的胶状物啊。”托思道,一脸的苦闷。

“煮了多久了?”王隽问。

“从早上煮到现在。”托思道。

王隽拿起罐里的木勺,舀起一瓢水观看。

水里的木头呈丝状,水色淡黄,表面浮着一些杂质,但确实不像会凝结的样子。

托思说,他按照首领的意思,先把木头截断了,破成一小块一小块,再用石锤砸烂,捣成了丝状,然后丢进罐里煮,期望水面能结成膜。但煮一天也不会有膜出来。

后来他加了茅草和竹子进去,还是没做成。

他已经试了很多办法,甚至把木炭粉碎了,加水蒸煮。

试验了一个多月了,始终没有结果。

王隽安慰他:“别急。创新离不开试验。有些发明,需要无数次的尝试才会成功。”

难道自己的思路错了?王隽想。

用豆腐皮做类比,有问题吗?

他端着勺里的水来到棚子外面,仔细看了,一边认真琢磨。

好像真的有问题。

想胶结,颗粒就一定要细。泥巴也好、豆腐也好、米糊也好,都是颗粒很细很细才成胶状的。

造纸,是要让纤维胶结。那么,纤维一定要足够细,应该成粉状。

对,粉状。

现在,托思罐里的木头还是丝状,所以无法胶结成纸。

王隽进一步推断,假如纤维分解成了粉状,那么煮不煮是无所谓的。就像用泥巴做陶器,根本不用煮,直接用水一调和,就能做出各种形状的坯来了。

所以,关键是纤维要成粉状。

道理好像就是这样。

但为什么自己印象中的纸是煮出来的呢?

是了,小时候看过的图书里面,古代造纸应该有煮这一道工序的。

那么,煮这道工序,很可能是为了形成纤维粉末。

王隽目视远方,呆呆地想着。

美琳知道王隽正在认真思考着问题,示意托思和智聪不要做声。

托思和智聪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看着王隽。

良久,王隽回过神来,冲托思道:

“继续煮,还要加一些石灰进去。”

“啊?加石灰?”

“是的。煮的目的是脱出纤维里面的胶黏物质和其他一些杂质,这样纤维才会变得松软,纸质才有保证。这些物质是酸性的,加石灰,是用石灰的碱去中和其中的酸,加快这个过程。”

王隽知道自己的解释三个人不会懂的,便直接布置道:

“加石灰进去煮三天三夜。煮好后再在清水里浸上七天。然后捞起来把这些纤维捣成泥巴。”

他估计,经过这样的加工过程,木纤维应该能捣成泥巴了。现在想把那些木丝捣成泥巴,那就实在太费劲了。

“记住,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捣出纤维泥巴。有了泥巴,再通知我。”王隽道。

“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