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暗流涌动(2/2)

回身,淡淡地说道:“还在想着那个女人啊。为一个女人轻易开战,值得吗?”

洛炳道:“不只是为了杜鹃。山下的夸瓦族始终是我们的敌人,如果有机会消灭她们,我们的日子便会平安得多。阿妈,少了红花寨,我们的势力就和夸瓦相差不大了。”

杉嫲慢慢转过身来,朝阿牛说道:“你喊上一个人,去红花寨周围三十里的范围探一探,看看有没有红花寨的人。最好能搞清楚那些人去了哪里。”

“是!”

——

夸瓦族寨子。

代玛向夸瓦报告说,异族人根本没有住进红花寨去。

红花寨,是英子部落的所在地。

“要不,我们去把红花寨占回来。”代玛建议道。

夸瓦摇头道:“不要这样,答应了给人家的,不能再夺回来。”

“反正她们也不要。”代玛有点愤愤不平。

“那也不能不打招呼就占了。”夸瓦道,“再说,我们的人不要再分散了。河北现在来了人,看起来想在那里安家了。”

代玛吃了一惊,说道:“这不是来抢食吗?我去把她们赶走。”

夸瓦道:“北边的人不好惹,还是慎重行事为好。明天我派人去交涉,让她们早点离开,不要离我们太近。”

“是,听姨妈的。”

——

自从人数一再翻倍后,学习已经停了下来。后来的人看见连老黑都能正儿八经地数数,十分羡慕。

王隽认为,族人们有那么高的学习热情,那是难得的。

至于学国语和取名字,完全是一种时髦。

这也说明了众人对知识的崇尚。

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道理大家不懂,但用鱼笼捕鱼可是大家都见证了的。

有知识就有鱼吃,道理就这么直观。

这段时间比较忙,学算术和汉语,可以让美琳桃花几个学得比较好的先教一些她们学到的东西。大规模的教学和培训,就等建好了新家再说。

——

出窑了。那些烧好的陶器一件件拿了出来,

王隽拿起一只碗,端详良久,总觉得品质很不理想,有所欠缺。

欠缺什么呢?

欠一把火吧。

村里有个老前辈会烧红砖,改革开放之前,经济落后,镇上使用的砖,都是土法烧制的。他曾经和王隽说过,烧砖的关键是掌握火候。火候不够,烧出来的砖强度低;烧过了,砖会发青,强度也不行。

当然,有专门烧青砖的窑,烧出来的砖全是青色的,那和烧过了火发青的红砖不同。

专门烧制的青砖是比红砖更好一些的建筑材料。烧青砖的过程中要在砖坯上面淋水的,快烧好的时候还要封窑。而烧红砖是不封窑的。

当时王隽小,不明白他说的道理,现在想起这些话来,似乎有一些指导作用。

再看自己拿回的石灰石,握在手上,也有点不太对头。

王隽让人端了一碗水过来,把石头泡在水里。

碗里的石头立刻嗤嗤作响,很多的热气从石头表面往上冒。

一旁的美琳吓了一跳。

“这石头过了一晚了,怎么还这么烫,把水都烫开了?”她觉得不可思议。

很快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

王隽道:“石头早冷了,这是矿石和水发生反应,放出来的热量。”

当然,他的解释这些人不会懂的。

过了一阵,水化反应停了下来,王隽用树枝捅了捅石块,发现中间还有一块核没有融化。捞出来一看,明显是没有烧透的原因。

这说明,英子建的这个窑,还有烧陶的工艺是有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温度不够。

这个,王隽得好好思考一下怎么进行改进。

“这个石头怎么就化掉了呢,真奇怪呀。”众人无不惊讶。

英子问王隽:“石头烧来做什么?”

王隽道:“作用可大了。这叫石灰,和砂浆和在一起,就成了新的石头。”

“是吗,有这么神奇吗?”英子半信半疑。

“你知道的,之前我用粘土掺沙来砌墙,用石灰拌沙来砌,强度会大很多。关键的是做好以后石灰不怕水,不透水,这一点很重要。”王隽向英子解释。

“哦,知道了。”

这是一种比粘土好得多的建筑材料,至于其他的,她暂时想不到。

出窑很快就完成了,下面清理,打扫,开始下一窑的烧制工作,无需英子亲自督导,交给靓仔就行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