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姬你太美(2/3)

有从王学斌这里得到想要的答案,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转瞬消失不见,摆出一抹和煦的笑脸,兴致勃勃的说道:

“先生放心,韦已将一切布置完毕,只待新君归来,现如今万事俱备,只待下月中旬大吉之日,便是新君即位之时,届时韦就可以放心的交出相位,颐养天年了!”

王学斌闻言深深的看了一眼吕不韦,微微摇了摇头,凭空取出一本纸质书卷,放到案几上,敲击两下,似笑非笑的说道:

“颐养天年?文侯正值壮年,何来颐养天年之说?

再说,此时正值六国元气大伤之际,秦国换王已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再换一个不谙国情的相邦,秦国必会平生动荡。

若是因此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还不知要靡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挽回,实在是不可取,还请相邦继续担待,在为秦国看顾一番!”

吕不韦听闻此言,心底一松,顿觉踏实了不少,坐回坐榻,言语间也有了真心的笑容。

“先生说的是,倒是韦考虑不周了,若非先生此言,韦恐会误了秦国大业,那时,韦就万死莫辞其咎了!”

王学斌闻言摇头一笑,没有在说什么,将案几上的书卷推到了吕不韦面前,笑着说道:

“王子虽为王某之徒,但其毕竟年少,我国虽有王族强将,栋梁权臣,但仍需有人居枢要以协调全局,此人非文侯莫属!”

王学斌示意他翻看书卷,笑着继续说道:

“王子少长与赵国市井,养得一身刚强性格,尤好商君之法!”

王学斌看着神情越来越凝重的吕不韦,继续介绍道:

“商君之法,是强国强军之法,非治国化民之法,此大争之世还堪一用,若是天下一统,此法就会成为秦国的累赘!

如果不想秦国一统后数载而亡,落得个人死地分的下场,那我秦国就必须改革,发起一场不亚于商君变法的改革!

改革,必须有阅历丰富之人总览全局,相邦早年间走南闯北,熟悉各国风物,又在秦国定居多年,熟悉秦国国情,此人非相邦莫属!”

“先生,韦才疏学浅,恐难担此大任!”

吕不韦听到王学斌的话,再次被吓得站起身来。

改革?

改革是那么好改的么?

古往今来的改革者,有几个善终的?

想改革,就要触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得罪了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

别看王学斌说得好听,但他心里指不定怎么算计自己呢!

枢要?

我看是火坑才对!

王学斌定定的看着慌不自已的吕不韦,露出了莫名的意味,古怪的说道:

“相邦何必自谦?

王某可是听说了,王后还有意命新君拜相邦为仲父,由此看来,相邦必然是王后最为信重之人,若是才干不足,怎会令王后如此崇信呢?

难道,还有其他王某不知的门道混杂其中不成?”

说道最后,王学斌的脸色生硬起来,看向吕不韦的眼神也变得十分锐利,使得吕不韦心中惶恐不已!

“先生!这都是小人谣言啊先生!

韦何德何能?胆敢身居新君仲父?韦从未有过此念啊!”

吕不韦双手平端,一揖到底,说话声音中掩藏不住的惊恐。

王学斌看着他的做派,没有出言宽慰,而是拿起书卷,扔到吕不韦面前,淡淡说道:

“尊驾无须在王某面前辩解,新君现在就在宫中,你自可去面见新君,出言自辩,看看新君如何处理此事,若是新君不予计较,王某也不会多管闲事!”

说到这里,王学斌站起身来,长袖一振,漠然说道:

“若是相邦执意请辞,王某也不会为难相邦,大不了王某亲自坐镇,横扫一切不臣,但那时,我秦国怕是没有相邦的容身之处了!”

王学斌看着身子不住颤抖的吕不韦,摇头说道:

“此间种种,相邦自思自量吧!”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这段时间,秀丽夫人在四处串联朝臣,与她同为王妃的赵姬怎么可能会安生?

同为顾命大臣,韩非与秀丽夫人同出一国,关系确实不远。

但是,若论关系,吕不韦与赵姬的关系更近,都成负距离了!

这段时间吕不韦休息不好,确实有大王新丧主持丧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时间管理学的不到位,姬你太美!

白天办白事,晚上姬你太美,睡眠时间自然不足,只能趁白日小睡!

时不时的还会做个噩梦,梦见身穿绿袍的庄襄王幽幽的看着他,怎么可能有精神?

吕不韦隐瞒诏令,就是想在王学斌归来之前说服赵姬,借助王后的身份来维持自身权势。

只可惜,昨日赵姬才开口同意为吕不韦背书,今日王学斌就到了。

王学斌既然到了,自然不会让自己徒弟受这个委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