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萧何追韩信(1/3)

大臣们骂骂咧咧的退朝,不过也就此奠定了白欲在朝中的地位,子婴心想:你别急,老子完事儿让董卓进京,看你们这些个倚老卖老的王八蛋是否还能像现在这般猖狂!

于是呼散朝之后,子婴即刻下旨,命董卓率领一万长城守备军进驻蓝田大营,而后进宫受封,吸取过东汉时期的教训,子婴是万万不敢给董卓这个神仙足够的实权,因此只是许其少府一职,并且命其追缴欠款,七日后,董卓进京,作为长城守备军的高级将领,子婴自然是要对其麾下检阅一番,其军士气高昂,不愧是与塞外匈奴作战的强兵悍将!

“末将长城守备军第二军军团长董卓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检阅仪式上,董卓恭敬的跪在地上,对子婴是拜了又拜,子婴看着台下这个膘肥体胖的汉末军阀,不禁有些对他那90点武力值有些质疑,因此说道:“董仲颍不必多礼,朕且问你,如今军队调动,没有惊动匈奴方面吧?”

董卓吊着大嗓门儿说道:“启禀陛下,如今匈奴被我们打怕了,也是聪明的紧,一般南下侵袭秦土皆为秋季,尤其是趁民众秋收割麦之际才会有所行动,待到军队调配完毕,差不多长城防线上会有5万第一军团的守备军,以及从武关骁关调配而去的3万守军,共计八万,只要坚守不出,匈奴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子婴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董卓,朕之所以调你回咸阳,是听闻你除了打仗还有治国之才,所以朕想派你个差使,但是也不可耽误练兵,如今蓝田大营外加你这一万兵马差不多可以凑够两万,但我秦国东面防线还是薄弱无比,洛阳军团岌岌可危,因此朕给你两个月的时间,要让他们变成一支能打仗的铁军,此外,朕赐你九卿的少府一职,督促拆除阿旁宫的工程进度,并且向各个大人讨要欠款,你意下如何?”

董卓欣然点头,塞外苦寒不比咸阳,能在这里做个京官儿何乐而不为呢?故而满口答应,可原先的少府蒙英可就不乐意了,当即说道:“启禀陛下,您要革臣的职,臣无话可说,然而董将军长年与匈奴作战,怕是对于政事不是很熟悉,就不怕从中出了些许差错么?”

对于子婴结交白,王两家,打压蒙英的阳谋可谓是朝野皆知,但他们不认为子婴新提拔的官吏能够做到稳控朝局不生事端,于是都本着看戏的心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而子婴也知道蒙英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腾地方,故而说道:“蒙英,朕知晓你也是将门之后,你不是前些日子还跟王琮商讨关于带兵打仗的事情么?那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你去武关统兵吧,拱卫秦国南面的门户吧,如今南阳郡那边儿也不太平,万一有失你也可抵挡一二,这是兵符和圣旨,蒙将军,请吧?”

“这……”

蒙英心中叫苦不迭,心想,没事儿跟着白欲跟皇帝做什么对啊,现在到好了,自己算是被排除在外了,若要真去了武关,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因此说道:“陛下,臣身体不适,若担此重任万一边陲有失,那臣可担待不起这个责任啊!”

“哦?是么?”

子婴眯着眼睛说道:“那你就别去了,就在咸阳养病如何?朝中的工作也就先放一放,和珅,派人去收缴蒙大人的符节印信”

“别别别别……臣去,臣去还不行么!

蒙英见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便只好领了圣旨收拾行装前去上任,白欲此时全程一言不发,他知道此时不是公然唱反调的时候,故而说道:“陛下明鉴,治国有方,臣,心悦诚服!”

那还用你说?

子婴心中嘀咕,但脸上却还是笑嘻嘻的说着:“哪里的话,以后还要请司空多多指点朝中大事,朕才能放心啊!”

“老臣不敢……”

这对君臣各怀鬼胎,彼此心照不宣,而这场阅兵大会也就此散去,事后子婴一直纳闷儿,为何自己升任董卓做少府,可系统还不提示将魂值增加,故而便对这个大军阀心存警惕,又把董卓叫到和珅面前,说道:“董卓,这是相国和珅,也是朕拜的军师,你要晓得该跟谁亲近,该离谁远一点,朕调你进京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老士族,你可别自作聪明,覆了他们的后尘,听到了么?”

董卓点点头,说道:“末将一定不负圣恩,还请陛下放心!”

“嗯,去吧!”

子婴将董卓打发走以后,和珅却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我观此人野心勃勃,绝非善类,您将此人升任卿位怕是饮鸩止渴,何况我听说,董卓嗜杀暴虐,以饮人鲜血为乐,这样的人要是得了权势,绝非社稷之福啊!”

子婴点了点头,说道:“相国之忧不无道理,也正是有和大人你这样的大忠臣,朕才能够放心,乱世用人当唯才是举,德行次之,这也是我们新法中科举取仕的主要原因,对了,朕命你赶制的马镫怎么样了?”

和珅说道:“已经产出500对,明日便可送入宫中!”

“好!”

子婴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办事儿朕放心,拆除阿房宫的事你多盯着点儿,董卓毕竟是个粗人,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