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公职招考(2/2)

,怪不得埃米尔的号召力那么低呢。

晚上休息时,王小天钻进通天塔的一层图书馆,狂啃了一通旧纪元的古籍,然后根据杜尚特目前的情况,设计了一套新的城市管理制度。

首先,把城市管理分为政务和军务两部分。军务又分为城防和治安两部分,各有一个队长负责。此外还有教导队,专门用来培训城防军和治安人员的。

政务分为财政、营建和后勤三部分。财政即负责管理,收税和一些公共设施,比如蓄水池和粮仓,对外租赁所创造的收入,以及所以的对外支出等工作。

营建负责修缮房屋和城墙,以及其他建筑设施。后勤就是负责,城主及城市管理人员的衣食住行等事项。

六个部门的负责人,再加上由全体商户,推选出来的四名代表,以及王小天,总共十一人,组成杜尚特管委会。管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六个部门汇报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讨论当前的主要工作。

每年底,管委会对六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打分。管委会里,王小天能打二十分,其他十个人,每人各能打十分,满分120分,如果该部门的评分低于50分,负责人将被撤换掉。

如果评分超过70分,超过多少分,该部门的奖金增长百分之多少。

之所考虑,基准分为50分。主要是因为,四位商户代表,可能会不敢得罪六个部门的负责人,从而每个人都打十分。再加上负责人自己的十分,总共50分。

这是最基础的基准分。如果某个部门的负责人,连这50分都得不到,说明其工作差到了极点,把商户都给得罪了。

另外,还要考虑某个部门,比如财政负责人,虽然把四个商户代表全给得罪了,但他收税任务完成的好,肯定会得到其他五个部门和城主的认可,他的评分反而不会很差。

这套分工负责、评分考核的制度,王小天还是比较满意的。当他把这些向都尔班、夏现龙等人讲解时,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到哪里去找,他们能信得过的六个部门的负责人。

王小天和夏现龙,对杜尚特的情况了解有限。都尔班大叔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杜尚特人,但他接触的都是普通人,再加上原来的城主,也不注重城市管理。所以,都尔班大叔也摸不清,谁有这方面的特长。

即便两人都不知道,怎么找合适的人员,王小天还是想让他们两个,负责物色一下合适人选。因为这项工作太伤脑筋。

哪知道,他只是看了两人一眼,还没来得及开口,两人立刻猜到了他的想法,马上借故开溜,只留下王小天一个人,在房间里一个劲的转圈薅头发。

等王小天薅掉几百根头发后,忽然想起来了旧纪元的科举制度,顿时大喜过望。

然后,他马上把自己关到房间里,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起草了杜尚特公职人员招考办法,以及配套的试题。

紧跟着,王小天把招考信息公布出去,顿时引起了全城轰动。这种公开招考的形式,实在太新颖。大家从来没见过,也不知道,城主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帮手。

而且,大家更加常好奇,所谓的能力测试,考的是什么?还有策论,需要怎样回答?面试环节,城主会出现吗?如果他出现会问什么问题?

可惜,即便大家心里再好奇,真正报名参加的人,也少的可怜。因为杜尚特十多万人里,能达到读书识字标准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其中一部分,自己家里就是开商号的。岂有放着自己赚钱的买卖不管,去投靠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滚蛋的新城主?

剩下的那些人里,绝大多数早就都被城里的商号给聘走了。真正有兴趣参与招考的,少之又少。

所以,招聘的启示贴出去了一个星期,来报名的人只有十个。不是六个岗位各十个,而是加在一起总共只有十个。

王小天看完报名的情况,心里暗暗庆幸。多亏发布信息前,把“报名人数不足三人,取消此岗位招考”这句话给去掉了。不然,这次的招考,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虽然报名的人并不多,但毕竟是一个有效的开始。王小天决定,把招考工作继续推进下去。

三天后,王小天亲自组织了笔试。参加考试的十个人,看到写在两张纸上的考题,全都懵逼了。

第一题:论民主与公平的异同。

第二题:你驾驶的马车上,装满了危险的货物,两匹马已经受惊停不下来,你只能控制马车往左还是往右。前面有两个岔路口,左边很冷清,只有一个小孩子玩耍。右边很热闹,有一群小孩子在玩耍,你选择把马车拐到那个路口?为什么?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