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那怎么可能(3/3)

了份不小的家业。

杨元明出生时,也正好是杨家赶上了战后发展的黄金时代,于是在他高中毕业那年便进入了法兰西第六大学,并且获得了古典文学学位后,结识了温婉善良的昆汀·柯温。

按照杨娜的原话去形容那时的杨元明,可以用的上儒雅浪漫以及随和这些溢美之言,没有其他杨家男性所富有的风流多情,于是乎在家里面就被老一辈人看重,要求他回到家里准备继承家业。

也许是杨元明的叛逆期比其他年轻人的晚,也许是真的为富有热情和活力的昆汀·柯温所倾倒,这位回家时便向家里摊了牌:“你们要想让我回来,就得接受昆汀·柯温。”

“只许和华人通婚!”

然而现实是,杨元明这么做的后果,便是在挑战杨家传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最后按照杨娜的说法,杨元明为了娶到昆汀·柯温,是放弃了在杨家的继承权。

也许是被杨元明的真情所感动,昆汀·柯温在婚后逐渐承担起了家庭的负担,那会儿的杨元明也从不事生产的文学青年开始接触生意——廉价服装的生产。

本钱是用昆汀·柯温的首饰抵押换来的,由于两人这个家庭组成之前便经历过淬炼,所以当杨元明的生意逐渐壮大时,也就不出郑建国的预料了。

而这个老丈人的生意,也是让郑建国想要在海选中收集华人资料,以便在后续恰当的时候组建零售网的灵感来源,毕竟这个世界上最便宜还最顺从的人工,就在那个才打开的国门里面。

只是面对杨娜亦真亦假的警告,郑建国倒是想的很明白:“不说我这摊子事儿了,就是你和范姐的合伙生意,就注定让你当不了全职主妇,更何况眼瞅着我这摊子事儿越来越多,即便是你想当我也是不乐意的,还有你帮我注意下关于古董方面的消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