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融天入地大战起(1/2)

( ) 凤岐山,竹屋前,李墨缓缓睁开双眼,感受到灵魂之力再次恢复过来,也不浪费时间,连忙再次在竹屋旁的空地上布起三才拱经阵来!

这一次他要借助道骨之神异助他提升风之无形无相之势。

很快,一座三才拱经阵便被他布置出来,而他也再一次封闭七窍一屁股坐了下来。

很快他便再次用灵魂感知到那无数的无形无相的波动,不断的去观摩那些形状各异的波动时,端坐在李墨天神宫中的灵魂额头,道骨突然光芒大放,浓烈的光芒将李墨的灵魂笼罩,让他的灵魂甚至是灵魂感知都得到了巨大的升华一般,当他再次感知那些波动时赫然发现那些波动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然在那些波动的周围随着它们不断的变化,很明显的有一丝丝无比清晰的宛如丝线一般的痕迹,每当这些波动在空中动了一下都是按照那些丝线的轨迹在运行,仿佛那些轨迹从一开始便已存在天地之间一般。

李墨仿佛抓到了融入这无形无相的波动中的契机,那不是强行与这些波动融合,而是与这些特定的轨迹形成一个完美的相似!

融天入地,听似与波动,实则波动皆按照它们特定的轨迹宛若道迹一般在变幻着各自不同的形状,那作为参悟这些波动之人自然也要遵守这种玄奥的道迹,彼此道迹相同,自然就能形成融合,若道迹不同,只能被这种波动所排挤。

风到底是一大助力还是一大阻力皆要看这道迹是否相同。

一旦道迹相同,那么融天入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李墨心中丝丝明悟宛如清泉中滴下的又一滴泉水荡起层层涟漪。

而他借助道骨之神异终于看清了这种种玄奥,接下来便是去循着那无形无相之风之波动的道迹以他的灵魂感知将道迹逐一模仿记忆下来牢牢的刻在他的魂识之上,一旦刻印成功,他便拥有了道迹,魂念一动他便是道迹,道迹便是他,融天入地,天地之无形无相的波动皆被他所用。

那时候除非灵魂感知强大无比的修士能看透这道迹,否则他将会融入天地,无迹可寻。

李墨的灵魂感知不断看着那些波动边缘的丝线一般的道迹,道骨的神异让他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虚妄直观本质,而他也开始了临摹道迹的艰难历程。

一坐便是三天。

三天晃眼而过,李墨的灵魂之力在这三天时间中断断续续的修行约莫十多次,皆因他灵魂之力太过容易衰竭,不得已只能停下恢复灵魂之力,待灵魂之力充盈之时他便继续临摹道迹。

此时,一座巨大的灵阵中,李墨端坐灵眼位置,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只见他的身形忽明忽暗宛如星火,而他的身周则尽被无数的无形无相的波动包裹,仿佛李墨身上有特别吸引它们的东西一般。

突然,某个瞬间,李墨端坐在灵眼位置的身形诡异的消失了,随着他身形的消失,只见那无数的无形无相波动则疯狂的涌动起来,纷纷朝着灵眼处灌入,此时的李墨陡然睁开那紧闭的双眼,心中狂喜欲要仰天长啸,因为他发现他的魂识之上一道无形五色却又清晰无比的玄奥至极的道迹已被他刻在了那里,这道迹似乎包罗万象一般,明明看似只有一道,但却又仿佛是无数道,这皆是李墨临摹无形无相之波动变化的道迹而来,竟在最后一刻纷纷融合成了这么一道道迹,刻画在他的魂识之上,散发着种种玄奥无比的气息。

还不待李墨兴奋片刻,陡变突生,魂识之上突然爆发出一股让人刺目的金色光芒瞬间将他的魂识笼罩,笼罩魂识的瞬间,那刚刚才被李墨刻画在魂识上的道迹居然被那金光一卷,宛如强盗一般硬生生的将道迹卷走。

“啊啊啊啊啊啊,不要~”

李墨心中发出一声狂吼,那可是他辛辛苦苦临摹了三天才刻印上去的啊!

但那金光蛮不讲理根本不在乎李墨的心酸,金光急流勇退,瞬间缩了回去,而那金光的源头赫然便是《灵道真经》,这《灵道真经》似乎无物不收一般,只要是与道能扯上关系的通通被它给吞了下去,除了灵魂额头上的道骨。

诸如龙女青芷传给李墨的风之道感悟,又如这道迹,以及李墨前世修行的《太初感应篇》,通通被这《灵道真经》吞食。

李墨不是傻子,他早已知道这《灵道真经》绝非寻常之物,前世修行的《太初感应篇》可是道祖张道陵所传下,据传说这本功法可是由极其强大的仙人所传,虽然历经岁月的颠沛,这本功法已然只剩下感应篇,但也无法遮掩它的惊世骇俗,就这么强悍的功法这《灵道真经》居然特能吞食,若告诉李墨它只是普通货色,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但让李墨头疼的是这《灵道真经》乃是他师尊李太白的师门太清所传,李太白只说这《灵道真经》乃是灵道注解,悟透它便可白日飞升,羽化成仙,也没告诉他会吞食他的宝贝啊~

这诡异的《灵道真经》此时李墨完全摸不清头绪,现在看似对他是无害,反而可以加持他灵魂的防御,但问题是以后呢?万一对他有害,且又在最为关键的魂识之上,一旦爆发,重则瞬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