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奶狗还是教师?(2/3)

是掌握不了主动权的无奈笑了。“是因为咱们俩胖吗?为啥只有我弹出去,你一点都不动。”

“笨,物体的质量是密度和体积相乘,你觉得是你的体积大,还是我的体积大。密度来说的话,我也肯定比你的密度要大,起码骨头密度大。”杨亦铭在没有家具的房间里拉着林萧放开又拉回来。

“哎,我晕了,不行,不行,撞晕了。质量是啥来着。M来表示?我都忘记了,我好像只记得,质量和惯性的关系……”林萧绞尽脑汁在想。

“哟呵,不错呀,来说说,质量和惯性什么惯性来着,质量和速度有关系吗?”杨亦铭还在做着引力试验……林萧迫不得已在撞向对方的时候紧紧抓住杨亦铭的衣服。

毕竟这种身体不受控制的感觉,一点面子都没有。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嗯……好像和速度没有关系对吧。哎,那为啥汽车开太快容易出事故呢?我有点蒙圈了……”林萧皱眉回忆着物理老师的讲课。

“哎,这个脑子啊,算你对了起码是,车速快慢,质量一样基础上惯性是一样的。但是超载时质量就增大了,所以惯性就大,制动距离就要比正常加长了,所以出现事故的破坏程度就大了。”

简单来说,惯性的大小是指改变该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比如一辆火车,以很慢的速度运动,你能把它停下来吗,反之,一辆玩具车,再快你也能徒手把它停下。他们两个的差距是什么?肯定是质量,或者说是体积大小对吧。”杨亦铭凭空比划着。林萧突然觉得对方认真的样子。

嗯,内在,比外表好看多了……有点小小的帅气。

“之所以车速越快,急刹车时滑行距离越大那是因为,一个新的问题,加速度,加速度和什么有关系?还记得吗?”

“呵呵,加速度,好熟悉呀!”林萧觉得这个话题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不对,不是能力,是自己的回忆范围。

“加速度一定,速度越大,改变它所需的时间越多。但反之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当然这还有个量词,对于初学者来说呢,为啥车速快了,车祸比较严重?其实就是动能更大,也就是动量更大。”

林萧这时候感觉已经到了听老师讲课的模糊边缘,就是刚开始的问题已经忘记了,随着名词越来越多,理解起来越来越难。林萧只能跟着表情上做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乘积的二分之一。所以说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杨亦铭拿起门口的手套一边给林萧戴,一边说着。

“这样会不会很好理解??”杨亦铭给林萧穿戴好自己的衣服还敞着怀。

“嗯,好像是很好理解,动能……字面理解,那肯定是动能越大破坏越大了。”我怎么一点学动能的印象都没有了,什么时候学的,林萧感觉自己有些许白痴。还在纠结着。

“我是不是显得太白痴了?高材生?”林萧等电梯问道。

“你可别折煞我,不过,这是高一时候学的。你可能没学吧?”杨亦铭看四下无人凑近林萧:“小白”

林萧这个时候只想快点结束这个让人接不上话,而且脑子混乱的话题。物理知识还是以后少提吧,以免自己根本接不上话过于尴尬和白痴,心中默默铭记一下。

“那数学更难还是物理更难啊?”林萧是一个数理化特别差,但是还对这些满怀好奇的宝宝。当然也是期待着自己能够在某些时候,能够像修仙、开窍一样,或者说像牛顿被苹果砸一下就想出万有引力一样。

所以也对杨亦铭这样,总能在她提出问题第一时间解答的人充满了一点点的崇拜和赞许。

“当然是物理更难啊,像我喜欢物理,最终大学专业是化学,主要也是因为物理到了天体物理这一块,或者比如说研究核物理,我就理解不太通透了。”杨亦铭解释道。

“所以数学是服务于物理的工具,方式。物理还是需要理解的。数学就是方法了。”杨亦铭一路上又给林萧讲了自己高中时期特别钦佩的一个同桌,讲这个同学可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还没讲完林萧也到家了。

“所以这位同学是当年我们市的理科状元?这么牛?”林萧感叹道。

“嗯,有时候老师讲的云里雾里的时候,就会把他叫起来,结果他会推推眼镜然后说:老师讲到哪里了,然后老师给他说了,他再讲。”杨亦铭笑着回忆道。

“啊?那你们在干吗?在等着啊?”林萧这样的文科生基本上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我们就等着啊,他上课从来不听课,总是在上一个学期发新书的时候,从头到尾看一遍,看完……就看完了。”杨亦铭言语之中有浓浓的敬佩。

“哇,厉害。那他去哪个大学了?”林萧好奇的问。

“清华大学,应该是选的物理系,听说是研究核物理吧……”杨亦铭有种吃不到葡萄的感觉。

“哇…………核物理?嗯,嗯。那可真是,祖国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