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杀手锏(2/4)

是打鼓,眼睛看着账目里无数的字数。

只咳嗽道:“是是是,我也是这样想的,这并非是御史台针对陈家,实在是…外间流言蜚语甚多啊。”

三叔公乐呵呵地道:“那你就辛苦些,好好地查,若是在此查的有些什么不便,账簿也可以带走,无碍的,我们陈家还有备份。”

三叔公又客气一番,最后才走了。

留下这御史坐在案牍后,眼睛从数字里抽离开来,却已开始心里打鼓了。

…………

房玄龄等人又聚在了政事堂。

清查陈家精瓷一事,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这是敲山震虎的第一步。

宰相们对此,倒是态度很坚决。

只是……

鸾阁那里没有什么动静。

陈家的反应也很平平。

当然,大家对此不觉得意外,极可能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宁静罢了。

至少诸公们是做好了应对的准备的。

此时,房玄龄坐下,书吏给宰相们斟了茶,大家亦纷纷落座。

他们的心思很深,尤其对于许敬宗而言,可谓是复杂到了极点,自己的儿子……已经牵涉进去了,为了鸾阁的事,许家付出的代价太大。

可是许敬宗不得不跟着宰相们的步骤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到了这一步,只能争锋相对了。

房玄龄呷了口茶之后,抬头起来,面带微笑道:“今日的新闻报来了吗?”

“房公,我等也在等着呢。”杜如晦笑了笑道:“今日的头版,十之**是彻查精瓷的消息,就是不知新闻报会怎么说。”

房玄龄莞尔道:“却也未必尽大家的意,新闻报毕竟是陈家的,这是对陈家不利的事,未必肯大张旗鼓的刊载。”

杜如晦就理直气壮地道:“若是不将其当做头版,就显出陈家露怯了。”

“哈哈……”房玄龄不禁笑起来,这倒是实话。

宰相嘛,毕竟一举一动,都和天下人息息相关,正因如此,所以此时却都显得不疾不徐起来。

他们如常的开始说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显露出自己的气度。

终于,书吏带了报纸来,这书吏行色匆匆,进来便躬身道:“新闻报来了。”

“来,取来看看。”房玄龄打起了精神。

便有书吏忙是取了报纸上前,送到了房玄龄的手里。

方才大家还在猜测,今日头版是什么。

因而纷纷看向房玄龄。

许敬宗忐忑不安地率先道:“房公,头版可是关于精瓷的事吗?”

房玄龄摇摇头道:“不是。”

一旁的杜如晦捋须大笑道:“哈哈,看来如我所言,这陈家是真的心虚了。”

“不。”房玄龄的脸色却是越来越凝重了,口里道:“不是心虚。”

“噢?”所有人的脸色一沉,他们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杜如晦的神情认真起来,道:“房公,头版刊载的,到底是何事?”

房玄龄看着报刊良久,方才抬头起来,深吸了一口气才道:“你们自己去看吧。”

接着,他将报纸传阅了下去。

而拿了报纸的人,个个脸色阴沉起来。

今日头版刊载的,乃是自鸾阁里来的消息,说是为了杜绝像陆家讨要谥号,还有许昂横行不法之事,鸾阁既奉了皇帝的旨意,那么势必要广开天下的言路,为皇帝查知天下的实情,防止再有藏污纳垢的事继续发生。

于是……鸾阁下令制造一种铜制的匣子,类似于邮筒的模样,置于长安各处,令天下的百姓上言朝政的得失、伸冤、自荐。

不只如此,还要在太极宫前,设置一面鼓,称之为登闻鼓,若有人有大冤,可进行敲击,这鼓声的敲击声,便连宫内的鸾阁也可以听到。

报纸传阅到了杜如晦时,杜如晦只一看,已脸大变,厉声道:“他们这是想要做什么?”

这是十分严厉的斥责。

杜如晦勃然大怒。

其他宰相们看了,一个个脸色铁青。

很明显。

事态又扩大了。

而且扩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看上去,这头版之中可谓是说的冠冕堂皇,只是希望能够接纳从天下来的建言,广开言路,同时可以打击一些不法之事。

而且鸾阁确实没有执法的权力,鸾阁得到了这些伸冤的人,还有各地来的奏疏,会进行清理,一部分代替这些人上呈宫中,另一部分,或是让人登报讨论。

看上去,十分完美。

可是……这里头却有一个问题。

大唐的体制在于,皇帝将统治天下的一部分权力让渡给三省。

而三省则依靠六部以及各个衙署治理天下。

这是自古皆然的制度。

理论上来说,三省和六部,就是中间商,皇帝是厂家,而天下百姓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