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行动开始(2/4)


在兰州,三万九千个青壮每日操练,新的短枪在大规模生产之后,开始分发。

短枪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作战,但是在近战和小规模的作战之中,几乎是无敌的。

一群操练之后的青壮,凭借着精良的武器,虽然无法应付大战,但是足以保护未来陈家产业的安全。

陈家数百人,已经开始如沙子一般,掺入了各国。

不只如此,各世族的许多子弟,都成为了商行的雇员,带着他们的人马,打着商行的名义先行出发。

每一个人似乎都在等待着,宛如饥渴的狼群,只等着夜幕降临。

而对于各国而言,显然这也是一个极好的结果,通商在他们看来,更多的像是当年的丝绸之路一般,将自己的特产卖出去,再将大唐的特产买回来。

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至少……他们想象中确实是如此。

而在此时,就在月末的时候,李世民却召见了陈正泰。

在紫薇殿里,吴王李恪,正小心地侍候着李世民。

陈正泰入殿,便立即闻到了殿中的一股汤药气息,忍不住轻皱眉头。

李恪起身,忙对陈正泰道:“凉王,父皇近来龙体欠安……”

陈正泰显得诧异道:“前些日子,还见陛下精神奕奕,这几日何故欠安了呢?”

李恪一时说不上来。

于是叫了御医来,这御医也说不上什么,只是说陛下这些日子都在腹泻。

腹泻?怎么会腹泻……

吃错药了?

陈正泰自是真心关心李世民的,听了御医的话,他显得忧心忡忡,于是上前,细细地探视了一番。

他似乎也一时没看出些什么来,只好询问李世民道:“陛下这些日子,可进了什么膳食,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一旁的张千忙解释道:“殿下,宫中的膳食,绝不可能出差错。”

“这就怪了。”陈正泰道:“像吃错了东西的样子,却要小心,需查一查才好。”

谁晓得这个时候,李世民勉强的坐起来,就道:“好啦,不必计较这些了,人都有生老病死,不过是小疾而已,不必放在心上!朕年纪大了,有一些小疾,也是理所当然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话锋一转:“朕听说,各国的通商协议,已经促成了?”

“回禀陛下。”陈正泰自知李世民很重视此事,于是认真的道:“已经促成了,下月月初开市,自此之后,各国与大唐,不分彼此,所有的商贾,都可在各国活动,可得到各国的保障,同时得到通商安抚使司的庇护,这算是给这天下大同,迈下了第一步。”

“天下大同……”李世民笑了笑道:“只是互市,便可天下大同了吗?”

“互通有无,终究是个好的开始。”陈正泰认真的道:“只有有了利益,彼此之间才会增强交流,增强了交流,文字和语言便慢慢的不会成为障碍,最后才可实现车同轨。凡事虽然不可一蹴而就,可终究还是迈出这一步。”

李世民不由笑了:“一个丝绸之路,却被你说的神乎其神。”

陈正泰心里想,果然……陛下这些人,还是将互市当做了丝绸之路啊。

而且还是汉朝时的丝绸之路。

可实际上……陈正泰想走的,却是另一种形态的丝绸之路。

只是现在……他却不便说。

李世民道:“据闻商行已经筹募了数千万贯资金?”

“正是。”陈正泰认真道:“迄今为止,已接近四千万贯了。”

“互市……真这样挣钱?”李世民不由感慨,动用如此巨大的资金,只是为了互市,这在李世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

当然……这里头李世民赚的最多,对于李世民而言,此时就算他心里有疑虑,也绝不会反对。

陈正泰自是明白李世民的这些心思,于是道:“陛下等着看吧,下月开市之后,便有好戏好了。不过儿臣只怕明日就要动身,前往一趟兰州甚至是高昌。”

“嗯。”李世民点点头。

一旁的吴王李恪却是道:“父皇,不如儿臣随凉王同去,也好跟着凉王,长长见识。”

陈正泰没想到这李恪对此如此热心。

其实他对李恪并没有什么反感,毕竟……也是亲戚嘛,当然,也不怎么熟络就是了。

李世民却是想了想,深深看了一眼李恪,才道:“不必啦,你好生在长安呆着吧,不过……太子近来无事,就让太子出去走走吧。”

李恪的脸色顿时略显几分尴尬。

陈正泰听闻太子同往,立即高兴起来,忙道:“如此甚好。”

比起一个不熟悉的皇子,陈正泰当然更愿意跟李承乾呆在一起了。

于是他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接着陪着李世民说了好一些话,当然,心里还是有些隐隐不放心的,便又问起李世民近来的起居,吃了什么。

李世民似乎想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