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转炉炼钢(2/2)

吊臂,帮助他加快津门港的建设。

机加工厂开始增加火车所需配件的产量,南洋运回的木料在崖州港不远处的一个大型烘干车间脱水后运到工业区加工成枕木。

这些枕木的生产交给了两家木工厂,这两家是崖州兵工厂的外包工厂,平时的订单只能保证木工厂的运营,基本没有什么利润,两个曾经下南洋的掌柜一接到这笔巨大的订单,兴奋地抱头痛哭,感慨自己终于熬出头了。

当然,枕木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又需求量巨大的东西不可能都在崖州生产,云浩并不想这种低端加工占据崖州太多的生产力,所以只是把两成的订单交给了他们,就这样也够他们干一年的了。

其他的枕木生产交给了冯盎和李大亮。

广州没有丝毫的工业基础,冯盎希望借投入巨大的铁路工程在广州建立一批相关的工厂,缩小岭南道和南海道的差距。

一个是纳税大户,一个是要靠朝廷救济活着,冯盎觉得脸上无光。

云家也乐意这些低端的技术扩散,很热情的给他送去了五台蒸汽机、二十台木工机床和十五个技工,手把手的教冯家的人如何建立一个木工厂。

登州的李大亮则是有些看不上木工厂这样的产业,一直试图引进一个轧钢厂,但云家是不会把这种核心技术交出去的,至少在新的技术没有出现前,云家宁愿把这样的技术捂在手里也不愿意冒着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

云海写信训斥李大亮,要他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轧钢厂给他也玩不转。

没办法,登州只得接下和广州同样的项目。

三月十二,正在前院加工车间制作发电机转子的云浩和刘建国得到消息,狄之逊的夫人产下一个男婴。

狄之逊给这个孩子起名仁杰。

“武周的两大官油子出现了一个了,另一个在哪呢?”

云浩笑着问刘建国道:“不会是咱们的翅膀扇的风太大,把那小子给吹跑了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