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泥菩萨的三分土性(1/2)

第114章:泥菩萨的三分土性

从南堡到犁田乡,十来里的路程。

如果走路的话,要二三十分钟。

若是骑自行车,又或是骑摩托车的话,时间当然更短了。

从竹艺厂出来。

刘国发和黄玉珠到了村部,先给李程达打了个电话,简单的汇报了一下情况,然后直接骑着摩托车一路追来了。

结果,路上根本没有看到这一群人。

直接到了乡里,这才发现,人已经来了。

南堡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十户,这会儿来了四户。

田仁义就是其中的一户。

“李乡长,你来评评理。”

“大家都是村里的贫困户,为什么陆飞那小子既能够开厂,又能够买车。”

“听说,县里直接给了他十万块钱的补助。”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没有?”

“大家都是贫困户,你们可不能厚此薄彼。”

“若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到县里,到市里去找说法。”

田仁义越说越有劲。

李程达不由皱了一下眉头。

刚刚,南堡村的刘国发已经打来了电话,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的起因。

陆飞那小子为了送货方便,买一辆面包车。

结果,那些个贫困户看到了,这才有了意见。

等村里发现之时,人已经不见了。

至于去了哪里?

这会儿,也不用说了。

人,已经到了乡里。

田仁义,李程达已经接待过了。

上一次,陆飞的竹艺厂招人,他想进去。

说是进去之后,自己也就不用做饭了。

那天晚上,自己好说歹说,最后把刘国发和黄玉珠叫过来了,这才把人给劝回去了。

谁知道,这才过了多久,人又来了。

“李乡长,凭什么啊?”

“陆飞那小子,比我们年轻,他为什么就能够又开工厂又买车啊?”

“说来说去,他的钱不都是国家的钱吗?”

“这一次,若是不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就到县里去。”

田仁义柱着拐杖,直接在地上点了点头。

从南堡到犁田乡,有十来里路。

在路上,刘国发已经得到了消息。

田仁义一伙人已经到了乡里,这会儿已经坐在了李程达的办公室里。

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

刘国发和黄玉珠来到了乡里,来到了李程达的办公室外。

这会儿,到是听到了里面乱哄哄的声音。

“李乡长,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大家都是贫困户。”

“凭什么陆飞又是开厂又是买车?”

“若是乡里不给我们一说法,我们就到县里去讨说法。”

田仁义这么说着,李程达不由皱了皱眉头。

“老田,你也别这么说。”

“咱们乡里的扶贫政策县里市里都是一样。”

“陆飞是什么情况,之前我也跟大家说了。”

“相信,村里也应该跟大家说了。”

“目前,陆飞办的这个竹艺,与我们乡里和村里都没有关系。”

“至于他到县里争取过来的资金,那也是靠他自己的本事,我们乡里和村里根本没有参与。”

“至于县里为什么会给他资金,可能是因为他自身的手艺。”

“说到这里,有一个情况你们可能不知道。”

“再过几天,陆飞就要到首都去参加一个颁奖典礼。”

“到时候,他会代表我们县的篾匠到首都央视的舞台上现场表演篾匠手艺。”

“这个,你们可能不知道。”

“你们想一想,到首都央视的舞台上现场表演。”

“你能行吗?”

李程达环顾了一下众人,直接开口问了一句。

田仁义愣了一下。

“李乡长,不管陆飞到哪去。”

“反正,我们都是南堡村的贫困户,我们的待遇应该一样。”

“他能够到首都去,为什么我们不能?”

田仁义柱着拐杖,直接在地上点了点,就这抬着头,看着李程达。

贫困户,都是贫困户……

李程达不由沉默了。

农村工作很难。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

就这么一个工作,李程达就操碎了心。

贫困户,大家都是贫困户。

可这个,能一样吗?

陆飞年轻,身上又有手艺,本身自己又会来事。

人家到县里争取过来的资金,与乡里还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别说,这会儿自己乡里都还占了人家几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