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妖书(2/3)

死前废掉,还下达了旨意,不料一枚丹药救回来后,又派人把旨意收了回去。

坊间当时对这旨意议论多,倒是没怎么注意皇帝去了一趟鬼门关。

“皇上当时万一——”陈希听了一下,“到时候登位的恐怕就要靠遗诏了。”

万一要有遗诏,肯定是康王。

要是没有遗诏,那估计得好好掰扯了,要是因此而国内大乱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现在有人急了,想要快点儿把太子之位定下来,出这么一本小册子也很正常。

但究竟谁往外撒的小册子,众人议论半天,也没议论出个所以然。

“这浑水不好趟是肯定的了。”莫问泉站在窗户前,望着外面的大街,酒庐的下人陆陆续续回来了,他们买回来不少兵器,还有不少练功的桩子。

不过,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子还没回来。

陈希严肃道:“再不好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咱们还要趟。”

作为背后有修行门派的世家,他们都不希望康王当上太子。

林圣文觉得,这关键得顾家使劲儿。

“顾太后的话,皇上总要考虑的吧?”林圣文说。

“顾太后现在和皇上的关系很微妙。”莫问泉说这话时,目光望着外面,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子回来了,她下了马车,后面车上下来几个妇人。

“咦,那不是寻味斋的大厨宋五嫂嘛,她怎么到这儿来了。”陈希站在莫问泉旁边,顺着他目光望去,见到了一个熟人。

莫问泉疑惑,“宋五嫂?”

林圣文点下头,“寻味斋的大厨,厨艺一绝。这一家子谁呀,竟然把这么一位大厨挖来了。”

不止大厨。

他话音刚落,莫问泉见一个下人领几个伙计从街角走过来。

“南书斋的笔墨纸砚。”莫问泉嘀咕。

他买过,南书斋的笔和砚不止在京师,在整个南朝都出名。

南书一方砚,值千金,不是说说而已。

稍后,又有几辆马车走过来,在酒庐前停下,从上面下来一行人,莫问泉双眼一眯,“流韵楼的戏班子!”

“请的名角儿啊。”陈希惊叹。

他对这户人家起了好奇心,“这是请他们来唱堂会?想不到这户人家也是风雅之人。”

莫问泉一笑,“住在这地方的,即便不懂风雅,也会附庸风雅吧?”

当然,他觉得那女子是懂这些的。

她本人站在那儿,就是风雅。

稍后,京城有名的琴楼,梅记绸缎庄,南城书店的小厮,善打家具的工匠都来了。

他们进进出出,在莫问泉心中勾勒出一个风雅有才情,又有巾帼气质的女子模样。

“哎,这户人家谁呀?”陈希再次好奇地问。

莫问泉摇头。

杜小小走过来,“他们刚搬过来,待人倒也和善,就是姓名不肯透露半句,很神秘。”

杜小小去拜访过,出乎她的预料,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不仅对她们不抱有敌意,还很热情,虽然这股热情是客套的热情,但杜小小感觉得出来,她并不看低她们。

“我们改天倒要去拜会一下。”陈希说。

现在不行。

现在人正在安置家当,去了不合适。

酒庐门前安静下来,院子里热闹起来,莫问泉隐约听得见女子镇定自若的指挥,可惜看不见。

“哎,问泉,回神了。”林圣文招呼莫问泉。

他不知道,太后和皇上的关系怎么微妙了,“就因为太后也支持立洛王?”

太后当然支持立洛王,因为洛王是她身边的宫女生的。

无论在关系还是掌控上,都比康王要好。

“不是因为这个。”莫问泉回来坐下。

他扫视四周。

杜小小姑娘从琴台前站起来,“我出去让妈妈给诸位相公上点儿点心。”

莫问泉摆手,“不用了,倒不必避人,不过这话不能外传,不然要给你们自己惹麻烦的。”

“问泉,你快说吧。”林圣文催促。

他不怕麻烦。

他们林家身后同样站着八大派之一,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为四大世家罢了,但同样不能小觑。

“你们还记不记得刘言这个人。”莫问泉卖了个关子。

沈演想了想,“就那个去年到京城找女儿,说皇上是他女儿刘翠莲所生,然后被太后抱了去的刘言?”

莫问泉点头。

这人在去年凭空冒出来,出现在京城的,后来人们查证,他也的确有个女儿叫刘翠莲,在二十多年前入了宫当婢女,然后就再也没出来。

至于他说的太后暴走他女儿的儿子之说——这刘言在京城到处说,一时间这件事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就算是大官、富贵的人家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件事后来传着传着就到了皇帝的皇帝的耳朵里。

皇上起初不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