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章 案件调查(2/2)

现爆炸点在出租车的后排座,靠副驾驶的位置。

出租车副驾驶座的后靠背上,有明显的血迹。而且靠背已经被炸开,座位里面的填充物已经散落出来,飞的到处都是。

从爆炸的威力上看,杀手使用的应该是一种高爆炸药,否则不会造成这么大的破坏。

仿生无人机、高爆炸药、秘密跟踪、精准暗杀,从一系列事件来看,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杀手。就像小姨说的那样,这件事和航班失联一样,是具有极强实力的组织,进行的一场有预谋的暗杀行动。

如果要查清航班失联的真正原因,正好可以从这件案件入手,顺藤摸瓜,揪出幕后黑手。

想到这里,她决定,马上回去向本单位领导、向市局领导请战,主动要求加入爆炸案的侦破工作。

---------

市局刑侦支队合成作战室内。

刑侦支队长刘永吉按照市局部署,组建爆炸案侦破专案组。专案组由刑侦、技侦、网侦、情报、图侦等多警种精干警力组成,多警联动,合成作战。

武警医院门前爆炸案,致1死2伤,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恐慌。由于在爆炸案中死亡的是国内知名的科学家,所以,案件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限期破案。

由于这起爆炸案是一块硬骨头,他特意精挑细选了一些精干的民警加入专案组。但是,让他心里不舒服的是,专案组中,竟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个他不想要,却不能不要的人。

那个人叫麦苗,是市局副局长江明远硬塞给他的。

他需要的是经验丰富的办案民警,但是,这个麦苗确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警察。他对麦苗,不只是看不起,而是害怕和担心。

他听说了麦苗的事,她是一个死而复生的人,一个刚出院的脑外伤癫痫后遗症患者。这样的人,大病初愈,癫痫后遗症,能干什么活,破什么案?这是大要案专案组,不是养老的地方。

不知道领导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为什么把这样一个人塞到了专案组里?来捞政治资本?那也用不着到这个专案组组来啊?随便找一个适合的组,容易出成绩的组,不好吗?

这个组容易出成绩?

其实这件案子侦破的难度,是他干刑侦工作以来,最大的。

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爆炸案的物证被炸得粉碎,只剩下了几个残片,昭示着通过物证查找嫌疑人非常的困难。

通过监控录像查凶手?案发时,医院的监控被黑客破坏了,所有的监控录像,全都调不出来了。

没有物证、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者,没有仇人,没有任何有用的线索,所有的常规手段都用不上。

从哪里入手,怎么查,如何查?

这件案子,以他的眼光来看,一时半会,是很难查清的。

但是领导既然交办了,他硬着头皮也得完成任务。

爆炸案件从哪里入手,怎么查,如何查?刑侦支队长刘永吉觉得,这件案子,一时半会是很难查清的。

但是领导既然交办了,他硬着头皮也得上。

"10.11"爆炸案专案组组建后,刘永吉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上,现场勘查人员首先介绍案情。

勘查人员初步勘察调查后,认定这是一起人为制造的爆炸案。

此案的爆炸物,是一架高科技的仿生无人机,炸药是安放在蜻蜓肚子里的4高爆炸药。这架无人机具有定位和遥控引爆功能,初步判断应该来自国外,因为目前国内没有发现同类的仿生无人机产品。

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结合现场勘查、物证排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断定,这起爆炸案绝非普通的爆炸杀人案件,而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暗杀行动。目的就是为了暗杀我国顶尖的芯片专家,中断我国的高科技芯片研发进程。

初步判断有人在医院附近潜伏,发现目标后,放出无人机进行跟踪,伺机引爆。只是,让杀手没想到的是,无人机被特警支队的高强副支队长俘获。但是,很可惜,无人机又被女科学家带走。这给了躲在暗处的杀手机会,其在医院门口引爆炸药,造成了芯片专家被炸身亡,出租车司机还有另一名群众负伤的严重后果。

鉴于这次爆炸案的案情重大,情况错综复杂,专案组确立了“党委领导,合成作战,依靠群众,全面侦察”的方针,和“以滨海市为中心战场,全国撒网,主动出击,国安、边防、海关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攻坚”的指导思想,同时,作出了“三个小组、三个侦查方向同时推进”的部署。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