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稻桑(3/3)

在富民!”

“对!”赵桓肯定道:“老百姓的家底厚了,抵御风险的本事也就更强了,放在国家上,就是要有更多的商品财富。能生产更多更好丝绸,这种事情,如何能放弃?”

赵桓语气笃定,治国这么多年,他也有了很多体悟,国力的强悍与否,并不在财富多少,或者说货币财富,并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力量。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最根本的还是工农业生产总值,是物质财富的多少。

不然光是印票子,肯定不行的。

当然了,凡事也没有绝对,也有国家靠着印票子,满世界吸血,过着寄生虫的生活,舒舒服服,好似神仙。

可有一点别忘了,绿票子的背后,可是遍及四海的航母编队,是多达几千枚的核弹头,这才是一切的根本。

总而言之,要战胜匪帮,不被肆意剥削压榨,敲骨吸髓,就要强大武力,只有足够实力,迫使匪帮放弃掀桌子的冲动,一切才有的谈,否则谈成了,也是一纸可以随时推翻的空文。

“官家,道理如此,奈何粮食能吃,丝绸可不能吃……一旦那些商贾大户实力增加,到头来破坏均田,压榨百姓,自不必说。就算是百姓联合起来,也必然有人在里面挑头。保不齐过些日子,又会出现一群新的士大夫,官家不可不防!”

赵鼎所讲,一点不错。

可摆在赵桓面前的局面也很简单,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就在那里,不管他怎么折腾,都是有上限的。

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往上走,拿出新的技术,提升效率,往工业化之路上走。

“赵相,防范未然是情理之中。只不过朕以为一味禁绝,未必是好事。真正重要的还是落在教化上面。”

“教化?”

“对!”赵桓道:“咱们要给百姓提供便利,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工业生产,让他们明白科技发明。就连熬些进入工厂的工人,朝廷也需要帮着他们进行培训,提升能力……至少让他们明白,进入工厂,并不是卖身给了有钱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权利。”

赵桓讲了许多,赵鼎听懂了,却还是犹豫迟疑。

最终君臣商定,只是在杭州一带,做一个试验田,在没有确切办法的时候,不要贸然推开。

赵桓欣然答应,只不过很显然,赵鼎这个年纪的人,已经有点跟不上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