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3)

至几船的衣服去换一架客机,应该是中国进出口贸易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常态。

深海特区紧邻香港这个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又背靠国内庞大的人口资源,无疑是发展纺织和服装的绝佳地点。”周阳耐心地解释道。

“阿阳,我们琼楼置业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而已,你有时候制定的目标太过宏大了,许多责任已经超过了正常商业公司能够承担的范围。

你上次说我们当初一起合作的初心不是为了赚钱,我这段时间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一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没把琼楼置业的成败放在心上,但经过这一年多的付出和收获,我已经把琼楼置业当做了自己的另一孩子,希望能陪同它一起茁壮成长。

琼楼置业一开始就是一个地产公司,我们最早的项目是住宅地产,后来通过与特区政府合作开发南头出口工业园,顺利实现了向工业地产的扩张。

但是我们的住宅项目都是与别人合作,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有独立控盘过任何项目。至于出口工业园这边更是才初步开发,足够我们折腾很长一段时间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发展现有业务,而不是急于多元化扩张。就算未来想要进一步拓展新业务,也应该是往商业地产的方向走,而不是去另起炉灶,插足与地产几乎毫无关联的纺织服装业。”许靖干还是不赞同周阳的想法。

“你的观点并没有错,琼楼置业的确应该专注于地产领域。就算新成立的琼楼后勤管理公司,接下来也肯定要往专业的物业公司方向发展。

但我是一个投资经理人,需要不断为信任我的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不可能只局限于某个领域。所以当初成立琼楼置业时,我的态度就很明确,当一个董事就足够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这一家公司之上。

我接下来依旧不会过多介入琼楼置业的具体管理,至于投资纺织服装领域的事情,我一开始就没想过让琼楼置业来负责,而是会另外成立专门的股权投资公司。”周阳笑着说道。

他去年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高达1200万美元的年终花红。这些钱现在已经转化为对其昌保险的持股了。

而另一部分则是自己往资管计划里,投资的那100万美元所取得的收益。在不久前进行结算的时候,周阳并没有继续让这些资金陷在资管计划里,而是选择提前把本金和收益都提了出来。

原本当初100万美元的投资能连本带利收获500万美元,但因为周阳是提前撤资,所以美林银行要额外扣点,实际到手的只有450万美元。

这笔钱一直躺在银行账户里,周阳接下来准备以此来成立一家专门的股权投资公司。新公司的总股本暂定为1000万美元,其中周阳将以个人和其昌保险的名义,各注资400万美元,而最后这200万美元的份额则准备拉杨旻德的益达集团入伙。

按照周阳的规划,股权投资公司先会拿出500万美元,在南头出口工业园里培育一家大型的出口型服装加工厂。至于剩下的500万美元,则会用来收购那些被出售的香港服装出口配额。

随着时间来到1982年,香港前途问题即将正式浮出水面。中英两国下半年就会开始激烈的交锋,香港也将迎来持续多年的移民出国潮。

许多人因为对香港接下来的发展感到悲观,于是纷纷辞掉工作、关掉工厂,选择了移民海外。

在这种背景下,香港制衣业肯定也有不少老板想要落袋为安,尽快出售自己手里的服装出口配额。

当然,无论是建制衣厂还是收购出口配额,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现在只是理出了大致思路而已。

周阳在南头工业园待了一个星期,才重新返回香港,然后去其昌保险转了一圈。

“周董,我们遇到竞争对手了,特区政府来和我交流的官员告诉我,中国人民银行不久前刚刚批复同意了,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可以在深海特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周阳刚走进自己在其昌保险公司内的豪华办公室,奎因·艾尔登就来向他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具体什么情况?”周阳有些难以置信,现在才1982年而已,国内怎么可能这么早就允许海外险企独资进入内地市场。

“这是安民保险的具体资料。”艾尔登向周阳递了几页文件。

周阳迅速浏览了一遍,才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民安保险原来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它其实是一家披着港资外皮的中国国有企业。

“既然人保早在去年就已经与成立了合资公司,你也可以向深海市政府问一下,我们其昌保险有没有可能,与民安保险一起在深海特区设立一家合资保险公司。”

周阳看到资料里说,人保早在1980年就与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香港和纽约经营保险业务。

说起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保险企业之一,即使在次贷危机中遭遇重创,也因为大而不能倒,成功得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