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侃侃而谈,宏图(2/3)

神,也适时地看向了自己。

陈雅意连忙岔开话题,对苏何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外地建厂?我觉得服装厂都在碧水市也不错啊,还能帮家乡多解决一些人员的就业问题。”

不愧是陈物远的女儿,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但苏何摇头:“还是运输成本的问题。咱们碧水市的这一段铁路,到很多地方,都没有直达的。而私人买车的行为不被允许。想要把服装厂的产品衣服卖出去,就必须依靠火车。目前为止,到魔都都需要转车,何况是兜售到全国各地?”

陈物远点头:“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有考虑。所以,我们也在向上面申请,看能不能给你们申请一批卡车的购买名额。”

这倒是一个惊喜,有些意外。

苏何当即拿起杯子,打算敬陈物远一杯。

不过拿起杯子,才发现这是水,他本来想说,将自己带来的酒拿出来喝一杯。

不过自己送的礼,自己来说,有些太尴尬了。

而且陈物远摇头:“你还小,都没成年呢,就以水代酒吧。再说了,还谈正事,不喝酒了。你的想法我知道,不用谢,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再说了,这些卡车批给你了,你也是要花钱买的。这给了汽车厂订单,给他们创收不说。卡车回来后,不还得进行产品的运输,未来赚了钱,这些税收,也是给国家的。”

苏何是很佩服陈物远的,至少如果是他,可能就没有这么敬业了。

要知道,就算是上面给批了卡车的购买名额,苏何可以赚到钱,但陈物远是没有什么好处。

“那我就以水代酒,敬您一杯了。不得不说,您太替我们着想了,我最近也在想,到底要去哪里问问看有没有要退居二线的卡车,买一批回来。没有卡车,我这九鼎食肆都不敢扩张,原材料的运输,是个大问题。”

两人喝了一杯,苏何对陈雅意解释了一句:“就算是有卡车,有火车,这运输的成本仍然是很大的一批。和运输的公里数成正比。

而如果能就近生产,就近批发,可以给下游的批发商节省很多的成本。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的同时,也能给我们的服装厂创造更大的竞争力。

毕竟,未来,可不只是我一家服装厂啊。国内开始发展经济,其他人也一样能看到这里面的商机。所以在提高我们的产品的质量的同时,也需要降低成本。这就是开源节流中的节流。”

苏何侃侃而谈,这个时候的他,不知道在其他人的眼里,他是那么的耀眼。

就好像,他整个人都会发光一样。

陈雅意的眼睛里,崇拜的眼神,都无法掩饰了。

陈弦歌有些吃味,但也是一样的仔细的听着。

这些言论,爸爸陈物远也很少和他说。

但他知道,这些都是有用的,是未来进入到社会后,必须要学会的一些东西。

现在,苏何在这里谈论,也算是给他一个启蒙了。

看大家的眼神都很专注,苏何笑了笑,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当然了,碧水市这边的人工会相对便宜一些。毕竟咱们这里多丘陵地带,东西很难运出去,交通不方便,导致了很多发展都会滞后。咱们碧水市也有自己的发电厂,用电方面,也有一定的便利。

所以服装厂的分厂选择,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当地的公门给予的一定政策上的倾斜,包括一定的免税以及水电基建等方面的支持……”

苏何这一说,就是小半个小时,将这方面的考虑都说了出来。

陈物远点点头,内心也是喜欢这个少年。

对未来的发展,有着足够详细又清晰的定位和计划。

陈物远相信,如果谁能拿到苏何的这份计划书,不用和苏何这么能力强,也一样能够发展起来。

而且,绝对不会太差。

所以说,别人家的儿子,为什么就这么强?

难道,真的要和苏兆华那样,“穷”养儿子,才能将儿子的能力锻炼出来?

陈物远自然知道苏兆华不是因为想要锻炼儿子的能力,才选择那样的。

苏兆华这个人,就是一个典型的精神有些问题的人。

自己的家人都不疼,苏兆华的为人能好到哪里去?

苏兆华最近还弄了一个预制板厂出来,他也是知道的。

不过那个预制板厂的效益么?

表面上是很不错,但实际能赚到多少钱,就说不定了。

“那个,我都没注意,我说太多了。”苏何讪笑一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开水。

陈弦歌虽然对于苏何这么表现,让爸爸陈物远对自己的挑剔又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