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穷到骨子里的味道(2/3)

边蹭课的陈炳心有所悟,他只知道,自己在常市待得时间不会很久,而且后面也未必有太多与陆成相处的机会,而且他也是个惜才的人,虽然他觉得陆成现在的医术水平未必就次于了他。

但是,曹孟达对于自己受到的教育和眼界,还是非常自信的,他听过很多高质量的教学课程,也知道医学各种实力的划分。

所以,他想尽可能早地把自己想要告诉陆成的东西给讲完。

“充分认知自己之后,再充分认知整个圈子,了解到了整个圈子的走形,目前的深度,目前的难题之后,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点,沉下心去。先这么做,后果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也不必要知道,因为全世界至少有百分之五的人都在这么做,而94.99999%的人,都没有资格这么做。剩下的0.00001%,就是把圈子打破的人。但是不管是谁,要想打破圈子,就必须要先认识这个圈子。”

“于我们本身也是一样,要先突破自己,必须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并且还要驾轻就熟地运用好自己。”

曹孟达说到这里的时候,就没再继续讲下去了。

而陆成听到了这段话,突然就觉得整个人变得不一样了,好像觉得自己非常糊涂,却又变得非常清晰。

整个人的头顶上好像是顶了一块板子,而这块板子似乎要把自己压得快透不过气,但是又好像这块板子能够被轻易给掀开,然后露出后面的广阔世界。这一步,很近很近,又很远很远。

陆成知道,曹孟达是在给自己讲学,给自己教授非常重要的东西,只是自己还没有跨过去。

当即,陆成便停下了脚步,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你,曹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未必要行了礼数,入了师门的才是老师,人这一辈子肯定会遇到无数的老师,会教给你很多很多的东西,这些人都是老师,也都是贵人。

所以陆成以学生的身份行了一个大礼。

而陆成行完礼后,陈炳也是照着陆成的样,也同样给曹孟达行了一个礼,道:“曹教授,谢谢你的指点,让我茅塞顿开。”

曹孟达只是看了一眼陈炳,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暗说,这些话突然就觉得自己茅塞顿开的,反而是受益最小,估计以后再作咀嚼,也提升不多,反而像陆成这种,看起来没太多感觉的。

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禁锢住了的,一旦突破了这个禁锢,那就是海阔天空。

医术,或者说任何学科,在一个人闯荡的时候,都会遇到被一个枷锁死死框住的情况,只是谁遇到得早,遇到得晚的问题,或者就是从来遇不到。

能被锁住,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件好事情。

于是曹孟达道:“陈主任,你这礼数重了,你我是同辈人,理应同辈相交。相互交流,可言谢,不行礼数的。”

这是学术界的一种习惯,就是在同辈相互交流的时候,那是相互学习的过程,相互交流和扩宽视野,相互都有需要,当然无需行弟子礼。对师父的礼节当然是要留给真正对你传业授道的恩师。

曹孟达对陈炳的水平有一个评估,比他要稍微差一些,但是距离不是特别远,估计很快就能追上。

陆成的礼节呢,曹孟达倒是觉得受之无愧,因为他专门就是给陆成讲这些道理的。

他是惜才,只怕陆成没有接受到过正规的教育,科班的教育,就好像野生的一样,从没有被指明方向。

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过程是必须要有方向的,只有很少的东西,方向才是一种禁锢。

但是明显陆成现在还没有到达那样的境界,所以方向的指引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炳说:“曹教授,你。”

曹孟达又打断了他:“我们互相学习,以后就不要有这种虚礼了。我们相处的时间还有点长,总是拘泥于这些虚幻的礼节,非得累死不可。就都免了,我是很期待,接下来在常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日子了。”

这是曹孟达的实话,来之前,他都想好了自己只是上几个月的课,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竟然还有可以互相交流的人。有交流的人就有新的想法和摩擦,有新想法和新的摩擦才有找到突破口的可能啊。

一个陈炳就足够让他意外,若是再加上一个陆成,这日子果真是过得不会那么无聊了。

有时候遇到一个可以交流的懂行的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的。

曹孟达都讲到了这种地步,陈炳也就不坚持了,只是说:“曹教授,以后私交随意,公共场合我还是要尽到礼数的,不然就显得我陈炳不懂得待客之道了。还望曹教授你涵谅啊。”

曹孟达没回话,陆成这时候则是已经起了身,然后道:“曹老师,今天晚上,您有空么?我想请您一起吃个饭,顺便再请教一些问题。”

曹孟达稍微皱了皱眉,但还是答应道:“可以的啊,你要有问题,现在问也可以。不过我不敢保证你的问题我就能回答出来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