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宝玉:陈昭是佞臣(2/3)

/>

立刻有几个锦衣卫兵卒被推举出来,举起棍子就狠狠地打。

这些兵卒都是经过几个月的整训,每一个都被教官们打骂过,各个都是一肚子的气,动手行刑的时候下手可不会轻了。

顿时“啪啪啪”的皮开肉绽声。

几个小偷还想硬顶,装一下英雄好汉,哪知道十几棍子下去,便痛苦大叫,爷爷奶奶的拼命喊。

但是执行者被人盯着,说六十棍子就是六十棍子,谁也不能松手。

所以又是几十棍子没命的打下去,当即打死了两人,其他几个人也出气多进气少,就算养好了也成废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一处。

不过像这样坑蒙拐骗的货色,打死打残都不会有人可怜。

只不过陈昭却不满意。

打死打残怎么行呢?

“严打”的政策终究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哪能说打死就打死呢?

留着干活、劳教不更好吗?

于是陈昭赶快推出新的命令。

棍刑改为鞭打。

鞭子下去虽然血肉模糊,不过上了药倒是能养好,人也不至于残废了,但上药诊治之后,却也不是把人直接放回去,而是押到城外等待。

为太上皇修建陵墓,正需要大量人手呢。

汉朝的时候,皇帝一登基就开始给自己建造陵墓。

不过之后大家没那么傻了。

不少皇帝都是当了十几年了,感觉年老力衰了,便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墓了。

太上皇更是不一般。

他二十岁登基,当了四十五年的皇帝,一向大权在握,威严隆盛,总觉得自己会千秋万岁。

直到大病退位,才开始考虑修建陵墓。

今上的年号是“孝德”,这孝顺和道德方面做得极好。太上皇的陵墓自然是超大规模的。

所以安排的劳务人员十分多。

陈昭想皇帝之所想,利用严打收拢大批罪犯,有不少人直接发配到那里修陵墓去了。

当然只有罪大恶极的家伙都送到那里,活活干到累死。

罪行不大的人发配到城外的庄园里。

那些庄园都是锦衣卫高层,以及各路神仙的庄子,正缺人手修建水利,有的是活,现在锦衣卫主动派遣兵丁,押送这些犯人干活,自然求之不得。

这里面有的忙碌,进进出出都有整训中的兵卒看押,想要逃跑是不能的。

当时公文上说的明白,刑罚之后,还要劳动改造,将这人锤炼的规矩了,才可以放他一个自由身。

有的人在城外的庄园里干一个月就可以回去,有的人则是要被送到燕山一些深山老庄里,有的折腾。

人都是畏威不畏德的。

但是当小偷团伙被打死,设局勾当的家伙被送到城外干活之后,京城城的治安风气猛地变好,重典之下,性命攸关,没什么人不害怕的。

许多正经事不做,一贯祸害街坊四邻的地痞混混,还有什么整治一片地方称王称霸的丐帮豪杰们,此时全都战战兢兢,能出城的都是出城,投亲的投亲,躲避的躲避。

若是龙啸云死后知道这严打,他一定痛恨陈昭为何不早点推行严打。

去庄园里劳作,比疼痒而死强多了。

不少人私下里讨论,这种严刑酷法,只怕是违背了圣人的微言大义,说不定那些文官会谏言,尽早取消这等高压的。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文官们的顶头大佬们的庄园,正由这些犯人免费干活呢,大佬们肯定乐观其成。

果然议论了没几天,没有听到什么谏言,反倒是又有消息传出,说是锦衣卫各处正在顺天府那边清查积案,往年犯了案子,没查出来的,情节严重的,还要彻查。

锦衣卫同知陈昭亲自和顺天府丞孙绍宗对接案件,定要把所有的犯罪案件彻查清楚。

要知道这个世上就没什么十全十美的勾当,做了案子,当曰里用了银子,托了关系,蒙混拖延了过去,锦衣卫真要查,只怕是一查一个准。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算这些沉得住气的也是抓紧向城外走了,唯恐被人扫到,打死了不说,去做苦役也熬不住啊!

但是对于富贵人家,不过是茶余饭后的闲谈罢了。

当日贾琏在贾母面前提起锦衣卫的威风,贾母等人连连赞叹,王夫人不发一言,只有宝玉在一旁连连撇嘴。

等他回到院里,便对袭人说道:“我看那个陈昭可不只是蠢禄,更是一个欺君的小人了,什么京城‘混乱如此’、‘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