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姨娘骂探春,陈昭看热闹(2/4)

去赌馆,就是去勾栏,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你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不学好?”

“是!我是求了琏二哥,让他求陈大爷,将环儿弄到正路上来,毕竟陈大人能把薛家哥哥都整到正路上来了,听说已经开始治理薛家在京城的商铺伙计了。环儿能上正路,能有一番作为,将来也能孝敬你,有什么不好?”

探春眼眶红红的,认认真真的劝解这赵姨娘。

其实她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

比如她清楚地明白,整个贾府上下,出了赵姨娘和她之外,没有一个正经主子想着贾环学好,没有一个贾家人盼着贾环上进。

可是赵姨娘和她贾探春,都是女流之辈,一辈子注定困在内宅后院。

没有外边爷们的使力,贾环注定无法跳出这个牢笼,最后渐渐堕落,彻底成为人厌狗憎的过街老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到底,还是有一个有能为的亲哥哥好啊。

宝姐姐也可以隔着帘子帮助薛蟠整理商务。

可是他贾探春却只能待在大观园里,偶尔协助一些凤姐处理内宅事务。

但是别人谈起她,却也只是“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骄傲如探春,看着自己的弟弟这般堕落,若不是没了法子,却怎么会去跪求凤姐?

她这般想着,也是安安静静、认认真真的给赵姨娘详细解说,希望自己的亲生母亲,都够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看着赵姨娘一脸狰狞渐渐变得和缓,探春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欣慰——只要自己的亲生母亲认同了她,那就是极好的,自己的一番苦心,就没有白费。

“呸!你从我肠子里爬出来,我还不知道你?你要是有那份心,老娘问你借点银子给你弟弟还债差点都借不出来,你的常例银子留着准备给谁?幸好环儿自个儿争气,知道要上进。不然看看我饶的了你不饶?我可是告诉你,环儿要是在锦衣卫里面有个三长两短,老娘自己挂绳子上吊,死了化成鬼都不会让你们好过。滚滚滚,给我滚!”

哪知道赵姨娘只是顿了片刻,便又破口大骂。

贾探春先是心思一凉,觉得连亲生母亲都不理解自己,正痛苦无比时,忽然觉得姨娘骂的有点不对劲。

她不是应该骂我“坏了心的蛆虫”、“嫌弃娘是个小婢出身”,然后哭着喊着要把环儿接回来吗?

想到这里,探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姨娘,我先走了,回头我在来看你。”

“滚滚滚。”

看着探春转身离开,赵姨娘一边恨恨的说道,眼角却撇过窗外。

那里,太太随身丫鬟金钏的身影一闪而过。

哼!

姓赵的再愚笨,也知道不能给三丫头拖后腿。

我要是不用粗俗的话辱骂三丫头,只怕三丫头在太太面前就会受到猜忌。

我还指望着她,将来嫁个如意郎君,给环儿撑腰呢。

哎,环儿。

一想到自己的儿子贾环,赵姨娘的眼前就浮现出一张脸,唯唯诺诺的神色,眼神阴私,躲躲闪闪,从来不敢正视他人的目光。

虽然俊秀,却是十分的讨人嫌。

但是恍惚间,却又变成了一张自信的脸,露出果毅的神情,和两道坚定不移的目光,自己和三丫头用欣慰的眼光看着他……

当贾环在锦衣卫军训的时候,陈昭继续在大理寺处理公务。

离开半年,积累了不少差事,不过有于怀德、王海刚这样的助手,处理起来倒也有的放矢。

深入了解大理寺的运行状况之后,才发现里面的玄机太多了。难怪进士愿意去都察院当御史的多,进尚书省六部的少。

御史只要会打嘴炮就好,占据了道德大义,尔等皆是鼠辈!

进六部可是需要做实事,多做多错,一个不小心就掉坑里去,轻者几年才爬得上来,重则前途全无,提前乞骸归乡。

但不得不说,只要能从尚书省和六部历练出来,那都是顶尖的人物。历届内阁阁老,都是六部出身的,尤其是政事堂宰辅,一水的六部历练出来的庶吉士。

有时候,陈昭真想叫督察员的御史过来见识一番,要他好好向大理寺的几位积年官吏学习学习,自身没多少能力不要紧,只要能拢住手下干活的官吏,又能应付得了上官就成。

在他看来,那些大理寺的积年老吏才是最应该做上郎中位置的人选。

可惜,官吏官吏,官员和吏员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根本不是那些吏员轻易能过去的,真正掌握大权的,风光的,永远是考中进士的读书人,毕竟科举制度已经推行了八百年,文人将触角伸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