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流动鬼市(保底4,求订阅)(2/2)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次在梦中,陈文哲着重学习了龙泉窑的烧制技术。

当然,只是基础级的瓷器制作,也就是普通工匠水准,连专家级都达不到。

可这也足够了,这让陈文哲了解了整个龙泉窑的烧制过程。

这就是基础制造术的厉害之处了,虽是基础,但是涉及到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

龙泉窑始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产品最为辉煌。

北宋时期龙泉青瓷,尚保留着仿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遗风,釉呈浅青色,薄而光亮。

南宋中期以后,完全形成自身的特点,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称于世。

这两种釉,是龙泉青瓷中最名贵的品种,也是最为经典的品种。

这两种釉料十分特殊,它们是一种“石灰碱釉”。

这种釉在高温中黏度较大,流动性较小,适宜挂厚釉。

这种厚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颗粒,当光线射人釉层时,釉面会使光线发生强烈散射,呈现出一种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

就是因为这种特殊性,能够让龙泉窑瓷器,体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这是制作材料的重要性,当然龙泉窑闻名于世,还有其制作工艺,也十分关键。

北宋龙泉青瓷装饰手法,主要为刻花、划花、印花及贴塑等。

常见纹饰在北宋多莲瓣、荷叶,南宋多云纹、水波纹、游鱼等。

铭文见有印阴文“金玉满堂”及“河滨遗范”两种。

北宋龙泉窑器型也比较多,有炉、瓶、盘、渣斗及塑像等,各类造型变化有多种样式。

如瓶有悔瓶、龙纹瓶、虎纹瓶、五管瓶、胆瓶、鹅颈瓶等;

炉则有三足、四足及八卦炉、奁式炉等。

这么多东西,都是陈文哲需要在梦中学习的,所以,就算只是学习基础制造,也十分消耗精神!

而上面说的,还只是北宋的龙泉窑,接下来还有南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