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Mother(6000字)(3/5)


大提琴深沉悲伤。

钢琴宛若一阵秋风点缀其间。

不知道为什么,他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一条路。

一条笔直的,望不见尽头的路。

两个人安安静静在这条路的左侧行走,一言不发。

他们慢慢走远,风,时而吹动着他们的衣衫和头发,就这样慢慢走远,走远……一直走到这条安静无人的公路尽头。

安静、萧索。

孤独、沉重。

风里有草的味道、花的芬芳、落叶的悲伤……低头还能看见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

这是石让听这首曲子自动在脑海里生出的画面感。

这首曲子没有歌词。

但这种画面感在脑海中却挥之不去。

两个背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一直走,从春天到夏天,夏天转入秋季,再转入洞天……

公路两旁的树丛和草从春的生机勃勃到秋的枯黄落败,再到洞的雪白。

他们就这样走过了四季。

走完了人生。

“绝妙的音乐!”石让听完后内心激动不已。

他和苏晨的交集始于那次青年钢琴家交流会,那首《致爱丽丝》让他拍案叫绝。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后来他一直期待着苏晨再次亮相。

可是他再也没有上台演奏。

原来他只同意了在开幕式上演奏一曲,而拒绝了以选手的身份参加交流会。

遗憾!!

石让感到遗憾。

他正想什么时候能再听到苏晨的钢琴曲或者纯音乐作品,没想到,竟在一部电视剧中等到了。

听完一遍他继续听第二遍、第三遍……

单曲循环。

每听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这种深沉和悲伤的确会让人想到妈妈,但石让并没有想到母亲……不是他不爱自己的母亲,而是那条公路和公路上行走的背影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也不知道听了几遍。

总之最后没有忍住自己的分享欲。

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分享了这首曲子。

“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体味,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这么喜欢的曲子了。”石让的推荐语这般写着。

石让在大和拥有着海量粉丝。

实打实的大和音乐教父。

通俗音乐的金字塔尖。

他竟然分享一首曲子,并并且还用了这么“高度赞扬”的语言。

一瞬间就激起了大和乐迷的兴趣。

“《other》??这是什么曲子?”

“我去!石让都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必须听听。”

“很好奇能让石让喜欢的曲子到底怎么样。”

“石让前辈……您很久没有出新作了呢。”

因为石让的分享,很多大和人都听到了这首曲子。

大提琴和钢琴的奇妙搭配,听哭了无数人。

“这首曲子是华夏的麒麟才子写的?我怎么感觉,特像石让前辈的作品风格呢?”

“我也觉得!这个麒麟才子模仿石让前辈吧?”

“卧槽!!让你模仿!没让你超越啊。”

“超越?你觉得超越了石让前辈?”

“嗯这我不敢说……但至少和石让的某些纯音乐作品旗鼓相当吧。”

“这个麒麟才子也太牛了吧。”

大和听众中也有人看过《士兵突击》,在评论中说道:“这首曲子是98分神剧《士兵突击》的背景音乐。和电视剧一起食用,那种感觉会非常奇妙……”

“真的假的?我去看看这部剧。我还没看过华夏的电视剧呢。”

因为曲子的大火,《士兵突击》的热度也是再次高涨。

不仅受到华夏人的喜欢。

就连大和人也喜欢这部剧。

“我喜欢许三多。”

“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啊。”

“还是华夏人说话有水准、有哲理。我要尽快考过汉语六级!”

“加油哦。我已经在备战汉语八级了。”

“华夏的军人好帅啊。”

“是啊,他们的军容十分干练!!我的天!简直就是靓丽的风景线。”

“我看过华夏的阅兵式!!那简直就是钢铁洪流!!震撼心魄。”

“你永远想象不出华夏这个民族的脊梁有多硬。”

“这是一个不能轻易招惹的国家。”

大和人从音乐聊到《士兵突击》,再从《士兵突击》聊到华夏军人和华夏的阅兵式。

那种只属于华夏的自豪感和威严感,让大和人十分仰慕。

除此之外很多大和的音乐人听完《other》,也都去看《士兵突击》,也将这首曲子分享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