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4章 两封电报(1/2)

松井石根也知道这个建议是最优解的方案,只能在心中暗叹一口气,然后沉声说道:“就按照?田君的方案,我马上给柳川君打电话。另外,长谷君,你的航空兵要抽调一半的飞机协助第6师团,只要找到他们,就用你们的炸弹把这些该死的直拿人撕碎。”

“嗨咦!”

……

11日这天下午,经过鬼子高层的一番扯皮,最后是日本国内的军部直接给日军第6师团下令,命令他们马上集结部队,向茅山开进。

不说第6师团谷寿夫老鬼子心里是如何的不情愿,只说在茅山修整了一天的佣兵团,接到了两份电报。

由于佣兵团要隐藏行踪,电台一直没有开机,直到要与飞行大队联络空投时才在这天中午开机发报。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就收到两封电报,可见军委会和南京指挥部是一直在试图联系佣兵团,电台呼叫就没停过。

一份电报是南京的顾长官发来的,主要是讲述了南京司令部将桂中将就地解职并解送武汉交由军委会调查处理的情况,算是给周文有一个交代。至于军委会如何处理,就不是他老顾的责任了,周文要怪也不会怪到他头上。

顾长官另外还给周文通报了一个信息,就是南京城下的日军第6师团撤出了战斗,行踪不明。很有可能是要来对付他们中央党部教导总队。顾长官提醒周文小心从事。

要说顾长官这份电报还是让周文心情好了不少,起码在明面上处理了桂中将,算是做到了南京卫戍司令这个职位上的极致。

至于校长对自己的这个心腹嫡系会如何处理,周文根本不报希望。

要知道,原来历史上的兰封会战,日军14师团骄横过度,一下子扎进国军二十多万部队的包围中。

本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歼灭日军一个师团的机会,结果这个桂中将率领的第27军居然不战而逃,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兰封拱手相让,导致几十万国军不但歼敌不成,反而在日军援兵到来的情况下有陷入被日军反包围的危险。

就是为了保住国军的几十万部队以及为武汉备战赢得时间,校长居然掘开了花园口,放出了滔滔洪水来阻挡日军的进攻。

虽然黄河决口在军事上达到了预定的效果,日军的军事进攻行动受到了重大挫折。但是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途经豫、皖、苏3省44个县,致使上千万普通百姓因此而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数十万人死于非命。

而对于桂中将这个不战而逃的嫡系将领,校长最后也只是将其调离指挥岗位,到民国驻德国大使馆担任武官,同时将27军的一个师长拉出来军法处置,做了桂中将的替罪羊。

历史上的校长如此偏袒此人,在战场上犯下如此大的罪责居然无事,后来更是还担任了国军海军司令。

所以周文现在也不指望校长就会有所改变。

另外,顾长官关于日军第6师团的异动情报对周文来说倒是比较及时。

周文本来就会猜到日军会调部队来围剿佣兵团。日军动用第6师团这支鬼子强军也是应有之意,不然换个其他师团来,弄不好又是被打得丢盔卸甲的命。

但是另一份电报就有些意思了,居然是校长以军委会的名义发来的,一个是要周文时刻向军委会报告自己的位置和下一步行动计划,另一个是要佣兵团转道安徽,伺机渡过长江回归南京。

周文看了都有些想笑,随时汇报佣兵团的动向,老子敢吗?

以现在特务处的反谍能力,军委会里暗藏的鬼子间谍不要太多,跟校长汇报很可能就变成了跟鬼子汇报,周文脑子进水了才会这么干。

至于转道安徽,倒也不失为一条安全撤退的路线。

别看日军目前连续攻克了江苏和浙江大部分地区,看似兵锋凶猛,攻无不克。

但其中也暴露出日军兵力不足的弊病。

基本上日军都是集中大部分兵力猛攻一处,其他方向自然就显得有些无力,后方更是空虚无比。

原来历史上的八路军就是看出日军的这个弱点,派出主力部队穿过太行山进入华北,在日军的后方华北平原上建立广大的根据地,进行深入的群众工作,发展强大的武装,打下党和军队力量的基础,实现了在华北平原的大发展。

所以现在佣兵团要悄无声息转进安徽,根本就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但这却是不符合周文的性格。

这次被迫突围,虽然从战绩上看还是辉煌的。

此战不但连续突破了鬼子第16师团设立的两道防线,歼灭了一千多鬼子,还让鬼子第3师团回援的29旅团遭到了佣兵团两个火力支援营的迎头痛击,又是死伤了上千人。同时顺手还将鬼子16师团的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给击毙了。

但这些辉煌都改变不了佣兵团是被动突围并跑到茅山躲藏起来的事实。

这让周文很不高兴。

小爷从来都是主动出击,什么时候干过被鬼子打得亡命狂奔几十公里,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