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入南唐(十五)(3/4)

便又上前,再次朝着绿衣美人,也就是小周氏行礼,“民见过王后娘娘!”

“好了好了,快别这么见外,来人,上座。”小周氏笑道。

嫤娘又朝着小周氏行了一礼,才跟在皇甫夫人的身边,坐在了宫人送过来的杌子上。

“你们来得巧,我正与张夫人陈夫人品香呢,你们也来。”小周氏笑着说道。

皇甫夫人干笑道,“嘿嘿,娘娘……”她正待要像往常那样推脱——她无甚见识,可王后娘娘是个风雅人物,总喜欢邀请高官夫人们一起品茶赏香,她推一回推二回……可也总不能每回都推脱。再说了,今儿有沈夫人在,不是么?

于是,皇甫夫人话风一转,问道,“……也不知娘娘今儿要赏我们些什么好东西?”

小周氏笑道,“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只是昨日,我与圣上笑谈时,随手将几样旧香混在一块儿,竟配出了新香,倒也觉得不错,你们也赏一赏。”

说着,小周氏手一挥,立刻就有宫女扶了盘子过来,一一呈在贵夫人们的面前。

嫤娘凝神细看。

那盘子也是个巧之物,洁白的边缘还描着金丝儿边,当中却放着一块不大的香饼。

嫤娘并不爱香。

平时她最多是让侍女搬些植物花卉到屋里来,沾一沾清新之意即可;就算到了秋冬之季,要薰衣服的时候,用的也基本上都是自己收集制作的干花。

这品香么,嫤娘虽然不爱,夏府里的女眷们也因为清雅,并不喜欢浓香之物;但是嫤娘的母,表王月仙的母亲,都虞候夫人却是个爱香之人。

幼时的嫤娘为了讨好母,虽不爱香,却也在赏香识香制香上,与王月仙一起下过功夫的。

此刻,小周氏又吩咐宫女们焚香。

不一会儿,宫女们就取来了香炉、灯罩等物,并洗手焚香。

很快,屋子里飘满了浓郁的香气。

坐在小周氏下首的,一位容貌妩丽、穿着月白宫衣的年青贵笑道,“……敢问娘娘,这香饼里头是不是掺了檀香?”

小周氏掩嘴而笑,说道,“有,有!”

那白衣贵笑道,“皇甫夫人,您说呢?”

皇甫夫人看了看嫤娘。

嫤娘笑道,“……民斗胆说一句,娘娘与众位夫人可不要见怪。”

皇甫夫人抢着说道,“娘娘最是仁慈,哪会轻易责怪你?快说罢!”

小周氏微微一笑,说道,“咱们这儿以香会友,不过是顽笑罢了,说对说错又有什么干系?”

嫤娘这才说道,“这香饼里,可是有沉香?”

众人听了,又不约而同地上下打量了这位沈娘子一番。

沉香可是稀罕物,因为稀缺,外头几乎已经没有。然而在座的各位贵夫人们,倒是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问题是,这沉香却是一两一金的!这位沈娘子,看起来衣着首饰都普通,如何就识得沉香?

“前几日在府里的时候,也曾经在夫人屋里闻过,故此记得。”嫤娘笑着解释道,“……只民也记不大清沉香的味儿是不是这样?大约是民弄错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

至于皇甫夫人,她喜欢侍弄花草,对这些香不香的一向不上心。倒是有几个心腹侍女会根据太医的嘱咐,偶尔在她里就寝时焚香,以助她睡而已。所以她也记不太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在府里焚过香了。

“确有沉香。”小周氏点头道。

她打量了嫤娘一番,又转头朝白衣贵说道,“张夫人,你还辩认得出吗?”

那张夫人深呼吸了几次,不确定地说道,“似乎还有玫瑰?”

小周氏笑了笑,转头问向嫤娘,“你说呢?”

见王后娘娘没有明确表,张夫人便知自己答错了,不由得有些面红。

嫤娘屏息静气了一会儿,说道,“还有丁香?”

“有丁香。”小周氏笑着点头,又追问道,“……还能猜得出吗?”

嫤娘咬了咬嘴唇,又道,“似乎还有麝香?”

“有!有麝香……”小周氏高兴地笑了起来,继续问道,“还能猜得出吗?”

嫤娘冥苦想。

张夫人冷笑着看了皇甫夫人一眼。

皇甫夫人却不由自主地看向嫤娘。

半晌,嫤娘犹疑道,“回娘娘的话,民猜不出了……”

她话音刚落,张夫人就发出了一声嗤笑声。

“民明明闻到了……果子的清香,奈何,奈何这香饼之中,如何会有果香呢?”嫤娘犹豫不决地说道。

张夫人笑了起来。

“你还真是……真真儿的村啊!”张夫人讥讽道,“香饼里头放果子?亏你也想得出来?你以为这是什么?做果儿糖水么?”

谁料小周氏却并不理会张夫人,只是目光灼灼地看向嫤娘,问道,“你只管说说?”

嫤娘赧然道,“民……似乎闻到了鹅梨的香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