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佛经道咒儒义镇魔(2/2)

到现在,若是换做旁人,恐怕早在自身意识失去对魂体控制的那一刻,便已经出手了。

每一则佛典传说,都有其所要引申的东西。丁勉正是因为在悟透了佛主前世般若伏魔,涅槃成就无量身的禅理之后,才决定兵行险招的。

虽说他已知晓业魔将杀戮之念催发到极致的那一刻,便是他意识出手最佳的时机。但是,极致这个至高点极难把控。如果他判断稍微出现一丝纰漏,很有可能会引来业魔的反扑。届时莫说重新夺回魂体的控制权了,便连他这抹仅存的意识,也会因此而遭到对方无情的吞噬。

想要精确地把握住这个至高点,定力,洞察力,判断力,三者却一不可。这不是再跟人下去,一局不成还能再来上一次,这是一场没有何人退路的豪赌,成则万事大吉,败则意识永灭,再无一丝轮回可言。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魔从心生,亦自心灭。佛家云,相由心生,诸相非相,皆是虚妄,若见即相非相,即见如来。

心之一门,可谓众妙之门魁首。由心见性,由性见相,由相见空,是为般若诸佛,涅槃之旅。

随着一段段饱含无尽禅意的《心经》奥义,流淌在丁勉的意识之内,隐藏他体内的杀戮之气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起来。

而那些被业魔牵引到灭世黑莲的霸烈杀念,开始在这一刻如江河倒灌般,迅速向他魂体涌去。

“直娘贼的这业魔还真够狡猾的!竟然还保留了一丝杀戮本源没有引出,小爷我今天难道要饮恨与此了吗?”

眼瞅着自身意识,便要被那些涌进他魂体的杀戮之气所吞没,丁勉心一发狠。道门的清心咒也被他搬运了过来。佛治不了你,那么道呢?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尘垢不沾,俗相不染。虚空甯宓,混然无物。

无有相生,难易相成。份与物忘,同乎浑涅。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千般烦忧,才下心头。即展眉头,灵台清悠。

心无罣碍,意无所执。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

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

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咦有门!”

一段《清心咒》的奥义流转意识之后,那些不断返回他魂体内的杀戮之念,似是受到了某种天地大势的阻挠,虽然仍有丝丝缕缕的杀戮之念涌进他体内,化为一股股狂暴无极的杀戮之气,但相比方才的疯狂之势,局势却是要好上不少。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清心咒》过后,丁勉病急乱投医之下,又将儒门的心炼奥义,在意识之中过虑了一遍。

“嗡”

就在此时,一团乳白色的气旋从其魂体深处浮现而出,随即那白色气旋竟然自行冲出了他的魂体,化为一服一冠穿戴在了他身上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