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秧歌(2/3)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李坤就带着徐大龙去见了参谋长,向他汇报了马武山地区的情况。

参谋长对于徐大龙等人在马武山一带牵制了大量的日伪军,保障了二战区长官部东北方向的安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对于无法调动楚云飞的三五八旅与马武山游击队并肩作战,表示了遗憾。

从参谋长那里出来之后,李坤说要设宴款待徐大龙。

徐大龙正好不想跟楚韵儿单独相处,就邀请李坤一起去跟楚韵儿见面。

李坤是过来人,他可不愿意掺和这方面的事情。

他笑道:“楚韵儿可是二战区长官部公认的大美女,人家要单独跟你见面,我可不想去当这个电灯泡,你还是自己去吧。不过,今天晚上邀请了后勤部门的几个弟兄一起给你接风,这你可不能缺席。他们这些人手中掌管着武器装备,还有各种物资,就这个机会跟他们多亲近亲近,以后再想要物资,那就方便多了。”

看到李坤为自己想得如此周到,徐大龙很高兴。

他又拿出了十根金条交给了李坤,让他提前去打点一下,晚上见面时,就更好说话了。

李坤接过了金条,打趣地说道:“跟楚小姐约会,可别喝得太多了,下午可是要跟那些专家们见面的。”

谷杺

徐大龙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放心吧,不会误事的。”

徐大龙不愿意太过招摇,因此没有去楚韵儿的办公室去找她,而是从李坤这里给她打了个电话,说在大院门口等她。

徐大龙走出了司令部大院,看到楚韵儿已经等在了大门口,那个中校在跟楚韵儿说着什么,楚韵儿脸色阴沉,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看到徐大龙走出来,楚韵儿就不再搭理那个中校,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得生动了起来,她喊了一声:“大龙哥。”就跑了过来,伸手挽住了徐大龙的手臂,两人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那个中校尴尬地被晾在了那里,望着徐大龙的背影,眼中露出了阴毒的目光。

中午,徐大龙和楚韵儿共进了午餐,两人聊得十分开心。

楚韵儿邀请徐大龙下午逛街,徐大龙下午有事情要做,谢绝了她的邀请。

下午两点,在招待所的会议室里,徐大龙见到了李坤介绍来的三位矿业专家。

徐大龙谈起了马武山优质煤炭的事情,其中的一个矿业专家给予了肯定,说在战前他就曾经组织过人到马武山进行过实地勘察,里面的确是有优质的煤炭,而且靠近地表,并不难开采。

当初没有开采,主要原因是因为煤矿在马武山的靠近中央的部位,由于交通不便,向外运输十分困难,再说修建公路和铁路成本都太高,因此就搁下了。

这对于徐大龙来说是个喜讯,搞这个煤矿主要的目的不是利用煤炭来卖钱,而是供给游击队和周边的百姓们使用。

他开出了优厚的条件,邀请几位矿业专家去马武山区进行指导。

三位矿业专家都听说过徐大龙的名头,李坤也特地给他们介绍了一番,告诉他们安全问题不必操心,而且徐大龙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每人给了他们一根小黄鱼,答应他们在马武山工作期间,开出的薪水是他们目前的五倍,并且说事成之后还会给他们一笔丰厚的酬金。

三位专家是属于省政府矿业局的,李坤说他已经跟矿业局说好了,可以给他们长期请假,让他们安心地在马武山工作。

矿业专家们都十分高兴,答应这就回去安顿家里,然后跟徐大龙一起前往马武山。

送走了三位矿业专家,徐大龙会见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

在抗战开始之前,太原兵工厂是全国第三大兵工厂,仅次于东北军的奉天兵工厂和果府方面的武汉汉阳兵工厂,能够生产各种型号的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步枪等武器,是山西王的命根子。

抗战爆发之后,日军包围了太原城,后来晋绥军仓促撤退,兵工厂的人员大部分都撤出来了,但是厂房和机床设备基本上都落入了日军的手中。

二战区长官部搬迁之后,又重建了兵工厂,但是规模比起太原兵工厂小了许多,大批兵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失去了工作。为养家糊口,一部分人回到了太原,被迫替日本人做事。一部分人被果府方面和其他的军阀招募,还有不少的人找不到工作,只能被迫从事其他的工作。

他们表示,如果徐大龙提供的条件足够优厚的话,他们可以负责招募一批兵工厂的技术骨干,到马武山帮助游击队建设兵工厂。

徐大龙很高兴,当场跟他们谈妥了条件,告诉他们未来的兵工厂虽然归游击队所有,但是他们的供给系统跟游击队是独立的,工资待遇都比原来在太原兵工厂时要高出一倍,免费为他们提供住房,并且当场给了他们三根大黄鱼,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