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是忠是奸(2/2)

重视士族,任用士族子弟而看轻寒门?

而且刘表当时早已经坐稳了荆州多年,诸葛亮早出山的话,凭着他的本事,绝对能走进刘表的核心。

可是,就算如此,他诸葛亮也很难在刘表的阵营中,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曹操麾下谋臣如雨,他诸葛亮投奔曹操,也是后生,只能当凤尾。

就比如司马懿,司马懿之才,并不比诸葛亮差多少。

他也是等到曹操身死,曹操身边重量级谋士大将也死的差不多了,才崛起。

而刘备不一样,当时刘备身边能人有谁?诸葛亮投刘备,直接就掌握话语权,而且,刘备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随后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

而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待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外加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且赏罚严明,这何尝不是集权的表现呢?

比如魏延,他的能力在人才济济的刘备军中也是顶尖的。

刘备从入川到称帝,魏延一路相随,期间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刘备格外重视。

从汉中太守,牙门将军升职到镇北将军,甚至刘禅对其也非常看重,在登基那天将魏延封为都亭侯。

但就是这样战功显赫的将领,却并不能得到诸葛亮的重用。

还称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生异心!就连诸葛亮临死前也要避开魏延。

至于魏延最后真的背叛了,还喊出流传后世的“谁敢杀我?”那都是子虚乌有的。

有人说魏延有勇无谋,难当大任,但是那么多战功,足可以说明一切问题。

有人说魏延有野心,杀主不忠,那魏延真的举起反旗了?

没有,这些都没有,只不过是魏延不容易被诸葛亮控制而已,所以诸葛亮处处看不上魏延。

依刘宇看,这诸葛亮,只不过是待价而沽,他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人!

诸葛亮数次北伐,死伤多少人?浪费多少财力物力?根本数不清,他真的是为了刘备临终所托?

为了匡扶汉室?让刘禅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登顶至尊?

为何不说诸葛亮穷尽了川蜀之力,只是为了证明一些东西呢?

就算刘禅真的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统一大汉,那大汉在刘禅的治理下,会繁荣昌盛?

不过历史的长河已经流过,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只能猜测,都是没有真凭实据的!

也可能诸葛亮就是为了汉室,为了他主公刘备,努力奋斗了一生!

在刘宇看来,这个诸葛亮是个人才,不过,军师当年,真的不适合他。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