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朝堂争辩(1/2)

渤海郡的事态明显比中山国要严峻一些,不过有田丰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吕布这个杀神在,只月余时间,整个渤海郡的各个士族,不是被灭就是彻底归顺。

三郡以河间为中心,由各个大小士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司,由甄逸担任冀州商业从事,并没有经过冀州刺史,而是刘宇直接上书给天子刘宏,刘宏大手一挥,这事儿便定下来了。

而商业司的各个官员,皆由刘宇认命,所有世家的土地上交给王府,家丁解散,由王府派人给他们分发土地耕具。

刘宇又派人在各地贴上告示,广招难民,不但分发口粮,还分发田地耕具,这又使得大批的流民前往中山渤海两郡!

一时间,中山国和渤海郡一片火热朝天,百姓们在别地活不下去,便拖家带口的来到两地,在分到口粮和土地后,男耕女织,那叫一个干劲儿十足。

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子,每个人都忙着手上的活计,就算累的汗流浃背,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刘宇在带领着二女游玩之时,见到这一幕,更是忍不住开口吟道: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北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词简单易懂,风格别致,又引得一些大儒名仕争相研读!

那些大儒名仕们纷纷陶醉在词中美好的景象中而无法自拔!

而百姓们对刘宇感恩戴德,他刘宇只要出门,碰到百姓们,那就会被百姓围追堵截!

待追上了他们的小王爷,百姓们就将家中珍藏的美食美酒送给刘宇!

搞的刘宇每次出门归来,手中都是一大推礼物,甚至典韦和玄铁卫身上都挂满了美食美酒!你敢不要?那百姓们就会痛哭流涕长跪不起!

刘宇受百姓爱戴可见一斑!甚至流传出一首童谣:“河间王,少年强,驱胡虏,灭豪强。收难民,发钱粮,救百姓,胜爹娘!”

这首儿歌很快便风靡一时,只几日光景,整个冀州所有人都知道了,再到并州,幽州,兖州……

……

洛阳,皇宫大殿之中,此刻却吵的不可开交。

以袁家一脉人组成反刘宇一派,和以当朝三位大儒等清流,组成的拥刘宇一派。

袁氏一派的人说刘宇身为河间王爷,却眼睁睁的看着中山国和渤海郡的士族,被山贼杀害,派出的兵马也是在看戏,甚至参与其中。

更是擅自更改祖制,抬高商人地位,擅自派人接任太守之位,目无王法,视天子如儿戏。

一副苦大仇深样子,说的刘宇简直无恶不作,比之异族之人更可恨。

而卢植蔡邕马日磾为首的清流派也是反唇相讥,说刘宇在山贼入侵的第一时间便出兵围剿山贼,也是在短短月余便平定了山贼流寇。

说刘宇参与之中更是胡扯,刘宇乃是汉室宗亲,堂堂河间王爷,身份之尊贵,还用同山贼同流合污?

至于擅自更改祖制,派人接任太守之位,刘宇也是上书天子,在天子同意了后,才派人过去接任。

至于抬高商人地位?那要看对百姓有没有利,如果有利,对大汉也有利,那么为什么不做呢?

谁能一成不变?难道祖制不适应现在的状况,还要保持原状吗?

况且,又不是什么大的改变,再说河间本来就是刘宇的封地!你袁家还管不到人家刘宇!

双方你来我往,吵的不亦乐乎!

“哼!狡辩!河间王刘宇,被陛下认命为镇北将军,有数万兵马!为何用了一个月之久才平定两地之乱?本官不信,区区山贼能抵挡住河间王的骑兵!”官拜光禄勋的杜茂满脸怒容的说道。

卢植闻言哼声道:“哼!杜大人大才啊!不仅笔墨通神,而且还知行军打仗之理啊!既然杜大人如此之才,怎么会不知山水之险呢?”

卢植顿了顿,看着杜茂又满脸讥笑的讽刺道:“难道山贼逃入山中,还能一把火将山烧了?天降暴雨,难道还能顶着大雨,在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河间王一个月便平定两郡,依我看那才是神速!杜大人真是会动嘴不动脑啊!”

杜茂闻言,脸色气的涨红,手颤抖的指着卢植道:“你…你…你竟敢侮辱本官?!”

这时蔡邕上前一步反驳道:“卢大人只是怕有些名不符实只会动嘴的朝廷命官,欺瞒陛下而已,怎么会是侮辱大人呢?大家都是同朝为臣,自己理亏争论不过,为何出来丢人现眼?”

蔡邕一席话气的杜茂血液逆流,满脸涨红!转身跪在地上对着刘宏哭喊道:“陛下啊!老臣为陛下为了大汉,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他卢植蔡邕竟然如此侮辱老臣,老臣实在没脸待在这皇宫大殿啊!”

刘宏眯着眼睛看着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杜茂,满脸不屑。

“爱卿既然在这大殿之中待不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