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北方第一新秀(1/2)

更重要的是,吴历是天主教的教徒,所以融汇诸家之长,自创新意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法。

叶君一连指出好几处画法上的不同,增加说服力。

"精彩,精彩!难怪有人说你是南边第一新秀。这实力,已经不弱于很多老前辈,非常好。”冯老越发欣赏。

秦奋对自己带来的鉴定师有点不满,感觉完全被叶君碾压,害得他也跟着丢脸。

冯老这才将这幅画的故事说给大家听,老年人,就喜欢讲故事。

这幅画,是他年轻的时候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买的,花了一百美元。那时候的一百美元可不少呀!

"外国佬不傻,特意提高价格。他也不过是5美元从一位中国老百姓买到手的。但是,他还是亏了,又花了三百美元从我这买了一件青花瓷。"冯老笑道。

外国人懂什么鉴定?

他们对中国的古字画不怎么感兴趣,最喜欢的还是瓷器。冯老随便拿一件仿品出来,那外国佬就跟捡到宝一样。

所以,不管怎样,都是不懂行的外国佬吃亏。

说着,冯老转头看向自己身边的年轻人:"服了吗?“

那青年应该比叶君大三两岁的样子,此时沉默片刻,然后皱眉道:"也还不能说明什么吧?但你确实是有实力的,很期待和你交手。”

后一句明显是跟叶君说的,还朝叶君伸手出来:"你好!我是杨阳。”

叶君愣了一下。

秦奋带来的鉴定师非常诧异地看向那青年:"你就是杨阳?"

得!叶君有点尴尬,古玩界的名人他真的知道不多。

从这位鉴定师的表现来看,杨阳是个很出名的人。

"你好!久仰大名。"叶君只好说道。

其他人无语。

什么久仰大名呀?看你刚才的表情,明显是第一次听。

冯老对叶君笑道:"他是收藏世家的人,自小就接触古董,在我们北方古玩圈里,他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是第一。"一边的鉴定师纠正。

他听说过不少杨阳的传说,潘家园、琉璃厂都有关于他捡大漏的传说。

近十年来,杨阳在北方闯下很大的名声,据说还在故宫博物院找出贋品。这件事,当时差点闹得沸沸扬扬,还是博物院为了名声,故意封锁消息。

虽然名声大,但这个人很少和别人交流,反正他以前是没有见过杨阳。所以,现在听到眼前的年轻人就是杨阳,才会这般吃惊。

相比之下,叶君在综艺节目的那些名声,就是小意思了。

说白了,叶君扬名的时间太短。古玩圈子里,真正认可叶君的人不算特别多,尤其是在北方。

冯老苦笑,对于杨阳有点无奈。

别看这小子平时不张扬,很少在别人面前吹嘘,但争强好胜之心却很重。现在冒出一个比他年轻,一样厉害的年轻人,顿时起劲了。

他跟杨家是世交,以前就是跟杨阳的太爷爷学习鉴定的。所以,他才对杨阳这般关心。

看到有年轻人能和杨阳掰手腕,冯老心里是高兴的,最好是叶君能给这家伙泼盆冷水,磨一磨他的傲气。

只有这样,才能有进步。否则,当他一直站在巅峰,就会失去动力和激情。

"人家是客,刚来,注意点礼节。”冯老提醒杨阳。

"是!冯爷爷。"嘴上说是,眼睛却盯着叶君。

叶君有点头疼,他奉行的是闷声发大财,而不是出风头。可他想低调,总会有人搞事情,让他不得不接招。

"想怎么比?”叶君岂能看不出杨阳眼中的炙热?既然如此,成全他好了。

"痛快!"

不管如何,见叶君这么爽快,顿时对叶君满心的好感。

冯老郁闷,看样子,叶君也是有脾气的人呀!

可以理解,毕竟是年轻人嘛!没有点争强好胜之心,那才是怪事呢!

他努了努嘴:"那边是我的人最近收回来的,你们二十分钟内挑出一件,谁挑出的价值高,谁赢。”

杨阳虽然争强好胜之心强烈,但为人还算比较有风度。

他问叶君:"你觉得怎样?”

如果叶君不同意这种方式,他不会勉强,让叶君说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也行。毕竟是自己要挑战在先,总不能让人家都让着他吧?

叶君微笑点头:"可以,这样好,各凭眼力和速度。”

冯老见叶君这么给他面子,对叶君也就更具好感。

他做裁判,叶君和杨阳来到那堆物件前面,一人一边。在冯老看着时间的一声令下,两人开始动起来。

和叶君一样,杨阳也都没有用放大镜。

这样鉴定的难度会增加,但也更考究能力。毕竟有些破绽,肉眼是很难看不出来的,可要是将细微的破绽放大,就容易被发现。

王勇和秦奋他们颇有兴致地望着叶君两人的比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