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修复落幕(1/2)

叶君看着屏幕消息,饶有兴趣的挑起眉头。

"想要看焦尾是焦尾的证据是么?我有啊!"

他们刚刚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觉得这张琴很美,可是听到叶君居然说这就是古代的焦尾琴的样子。

众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屏幕。

这可不是什么开玩笑的事情,要是能证明这个修复是按照古琴来修复的,绝对跌破眼镜。

众人都在询问叶君是怎么确认这个就是焦尾琴的。

叶君抬眼,眼中闪过几分自信。

"我既然说过,自然有有办法确认。”

"只不过这些记载藏在许多历史片段中,需要你们去发现。”

"而很多人,就算是看到这些资料也不会想到一起考虑!"

"焦尾琴制作于东汉,最早出现在记载中是《蔡氏五弄》,在琴曲中间歇记录了焦尾琴的尺寸信息。”

"邕在吴地,吴人烧桐,闻其火烈声,琴长三尺七寸七分,是临岳至首及龙唇之数也!”

"《隋志》中记载,汉官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三分七毫,这说的是尺寸换算。”

"而最关键的还是清代留下的《自远堂》的琴谱,这里面有许多琴样,都在自远堂琴谱的琴谱边上,用蝇头小楷笔画出来。”

"许多人都以为这是琴谱的装饰。”

"可是你们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古琴上面都是带署名和图形的。”

"其中就有一张琴尾端焦黑,而没有一点文字记录。”

"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墨渍污染的结果,实际上这是因为这琴太过珍贵,就算是自远堂都不敢署名。”

"这也是名琴焦尾唯一的形状。”

叶君说完,整个直播间轰然沸腾。

他们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个故事。

东汉的东西啊!从来没有任何图像记录的焦尾琴居然都有图片传下来。

直播间内,通古晓今出现,没有一点含糊。

"我这有自远堂的琴谱,正在确认!"

直播间观众都捏着一把汗,这可是真的靠到学术层面了。

冰冰看到这个情况也主动挑起话题和宝友们又解释起现在古宫和大夏国珍藏的古琴的数量和品类。

叶君看着直播间微微点头。

还好这次主持人选的不错,能够控场,不然这种干巴巴的修复和科教估计没多少人看。

想到这里,又在心里记上一笔,决定日后找通古晓今和夏无雷送个人情。

毕竟这事情是自己为了完成系统任务才提出的,应该还抢占了他们的一部分既定资源。

当自然这想法只会自己记着,要是说出来免不了要让直播间众人傻眼。

前前后后不过修复了一个多小时。

这在专业的文物修复师看来完全是不可能事件。

别说是修复好一张古琴,这么点时间甚至不够他们完成合板。

至于瓷器和青铜器的修复组,别说烧窑和重铸,可能连绘制模型都没完成。

很快,佟大年重新出现,看着屏幕有些木然。

”真的有!"

说完话发出一张照片。

众人点开一看,全部愣住。

照片上赫然是放大处理后的图片,正好看得出形状和纹路,和眼前叶君手中的焦尾琴一模一样!

"还真的是!"

众人只觉得天灵盖上窜出一道闪电,浑身都酥麻起来。

他们刚刚可没见到叶君一边修复一边查资料。

这是怎么做到连金箔和徽位贴的位置都一样的?而且岳山和龙龈的形状都一样。

除非是叶君把这个东西记在脑子里,可这也太逆天了吧?

谁会把这种琴谱边角页的东西记下来?

叶君看着弹幕,微微一笑。

"看的书多了,总是会想记下来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

"毕竟古玩这一行,就是看知识的储备量和手感。”

"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就能赚到别人赚不到的钱。”

叶君说完,直播间安静了下来。

这话他们还真的无法反驳。

可是这种话别人说了,他们根本不相信。

古玩五大门类若干小项,光是国内上下五千年,还不算国外的各种东西。

哪有人能够全部记得住还能随时想的起来。

就算是给他们全部准备好电子版本,说不定都有人不知道怎么搜索。

现在看到叶君的表现一个个都惊骇无比,只说一句。

"狗是真的狗,叶神是真的神!”

叶君看着弹幕神色复杂。

这话真不知道是在骂他还是在夸他。

这时,屏幕中突然传出一声半信半疑的询问。

"叶专家,这个书中间是不是…

"嗯,缺了一页,第二十七页不见了,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