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执笔人(2/3)

案子整个包揽过来,探案审案一把抓......以他的预想,等找到杀人凶手后,执笔人跟后面抓抓人就好了。

本计划着三天破案,来个一鸣惊人。

可没想到半月已过,案子毫无进展。

赵司长有些下不来台了,拍拍屁股甩个锅,把案子交给了手下的王友德。

可怜王典尉接过了这个烫手案子,破又破不了,丢又丢不得,捧在手上烫的死去活来,也只能自认倒霉。

本就满心烦躁的王典尉听到冷长空的话后不由冷哼了一声,很是恼火:“都什么时候了,还分什么三尺阁跟执笔人?这案子要是破不了,司长大人可以明哲保身,你我两枚炮灰,可都得卷铺盖回家!”

气抖冷!

王典尉脸色铁青,他端起桌边的青瓷茶碗,细饮一口,余温不在,茶水跟他的心一样冰凉。

冷长空神情微变,稍显凝重。

他知道王友德所言不假,案子虽是三尺阁负责,跟执笔人没有太大关系,但若是最终没能破了,被皇城六部看了笑话,砸的可是刑狱司这块大招牌。

而执笔人作为刑狱司的头号门面,受到的影响肯定也是极大。

到时候自己和王友德可不就得背个大锅?

事到如今,勾心斗角已然无用,抓紧时间商量案情,早点把案子破了才是关键。

“查了这么久,总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吧?”

冷长空将心绪放平,抱着长剑走到桌前,也想喝杯凉茶,可又觉得放下剑后丢了高手风范,便又作罢。

他看了一眼王典尉,问道:“仵作的验尸报告里怎么说的?”

王典尉心态炸裂,他一拳锤在了桌面上,铁色铁青:“提起来就让人生气,这一群酒囊饭袋,给了他们足足一整天时间验尸,结果却连个屁都没验出来!”

“嗯?”

冷长空有些意外:“死者身上找不到伤口?”

“这正是本案离奇的地方。”

王典尉眯起眼睛,平复情绪,狭长的细眸间透露着凝重:“不仅没有伤口,剖尸检查时,也没有发现中毒的迹象,而且据当日的守城将士说,他们破门而入发现死者时,死去的守城人脸上甚至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似乎死的十分安心。”

如此古怪……冷长空回忆着卷宗中的内容,突然说道:“会不会真的如卷宗中记载的那般,白鹿门一案并非人为。”

并非人为,自然就是有鬼怪作祟。

这也是查案至今,三尺阁对这个案子给出的最大猜测。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是有鬼怪存在的。

而且它们一般都是在夜里出没,杀人从无缘由,并且也可随意穿越地形,密室杀人什么的,那都是小儿科。

只是一般的鬼怪根本进不了大魏国门,而那些成名的千年老妖怪,基本上都在大魏高手的监察范围内,绝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守城人而来大魏冒风险。

所以猜测始终只是猜测,无法作为本案的最后说辞。

王典尉叹道:“三尺阁的术士一早便去城门小屋看过,并无鬼怪妖物的活动痕迹,所以硬要把凶手归结到鬼怪身上的话,怕是有些牵强了,皇城六部的人肯定也不答应。”

唯一的线索至此便也彻底断了。

太难了!

冷长空倒吸了口凉气,感觉无解。

执笔人部门中分工十分明确,追凶和探案,往往由不同的人负责。

他只是一个武夫,说好听点,是名剑客。

追凶杀人,他可以。

要说起探案,可就差点意思了。

真正的探案高手,藏于执笔人的幕后。

可是白鹿门一案他们却无法参与进来,因为三尺阁的那位赵司长不让。

赵司长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觉得,既然自己已经将白鹿门一案包揽过来,就绝对不会再让执笔人中的探案高手帮忙,要不然的话,他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了。

这也是此案一直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若是早点将案子交给执笔人来管,可能早就破案了。

王典尉有些头疼,怎么就摊上赵怀远这么个混账司长?

自己辛辛苦苦耗费十年光阴才爬到了三尺阁典尉的这把椅子上,难不成就因为一个案子便又要被赶下去?

恨啊!

冷长空依然抱着剑,看上去稳如老狗,实则内心慌的一批。

若是因此案无法攻破而被辞退,自己该何去何从?

仗剑走天涯,还是回家玩泥巴?

无论哪一种,都没有在执笔人中待得快活啊......里面的人都很厉害,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他实在不想走。

难啊!

气氛变得愈发凝重。

二人沉默着对望,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和不安。

他们的心,就和桌上青瓷茶碗里的茶水一样,凉凉。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