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劝谏(2/2)

有些乏了,眼见范景文的好友倪元璐都不出声,堂堂户部尚书都如此,他人自然不愿意淌这趟浑水,全部默不作声。

朱凌这才继续说道:“范大学士,您可能是糊涂了,这不没有人愿意和您一个心思呢。”

说罢,朱凌还特意拉起了范景文的手,众位大臣退到两侧,让开条道路,二人一路走着,却是两幅截然不同的表情。

范景文此刻恨不得对身后那些那些官员们破口大骂,心中怒火万丈,这些人方才还那般叫嚣,到了此刻却如同几只羔羊一般沉默寡言。

还自称文人风骨?真是笑话!

奈何其他人虽然心中藏着不满,但奈何陛下最近不按常理出牌,而且颇为狠辣,遭逢乱世,自己死了不要紧,连累家人就不好了。自然,这些大臣们全都一言不发,你大学士为了名声带着你的家人不怕死,可我们不能丢了家人的性命。

相反,朱凌却一脸轻松,今日来到这里也并不是为了劝诫范景文的,不过是那一日的杀戮过重,加上日后的安排不得不迫使他找一个有代表性的文臣来为自己主持大局。文人不好惹,他一句话便可让你咦臭万年。

朱棣杀方孝孺的时候杀的痛快,直接灭其十卒,但之后呢?迁都,北征,郑和下西洋和修撰永乐大典,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吗?说到底,他内心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也俗称好面子,中国人对于面子这个事情,可是相当重视。

为何明朝历史上如此多的文人丝毫不惧怕皇帝的廷杖?即便下场是被活生生打死也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便是名声。当时最有趣的则是,无数的文臣将廷杖当作一种可以建立名望的一种工具,其意也就是在指当今的陛下是个昏君。

名声后世有用,而当世亦有用。

有些人觉得名声是为了面子,而朱凌则是为了救大明。他需要名声去征兵,去筹钱,去指挥命令大明的所有。

不仅要让百姓们和士卒们知道,自己是个爱民的君主,也要让那些文人志士清楚,他不是一个喜好杀戮的君主,只是这些人犯了罪,该杀!

而具体如何犯了罪,犯了什么罪,就需要范景文来为自己美化了,而南迁更是需要他主动带头同意,那么自己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范老,今日来呢,朕不是为了斥责您,更不是为了奚落您,而是告诉您,我杀的人那些人,他们的确有通敌卖国的嫌疑,而且很多人早已与闯贼商量好要打开城门,到了这个份上,难道朕还要视他们为臣子吗?”???.iuai.om

“通敌卖国何来证据?”范景文自然是不信的,他与陈演认识十几载,你若说他胆小怕事情有可原,投敌万万不可信。

“朕有证据,来人将证据呈上!”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1644更新,第二十四章:劝谏免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