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灞下之围 第四章(2/4)
袋的机枪阵地,一辆步兵战车自不量力上去摧毁据点,最后被火箭弹在中途。
跑到一条土路上的林登万步兵没有料到木屋左侧有埋伏,他们被侧翼冲过来的敌人击中,很多人倒在地上打滚,战友们自顾不暇,更不要说过来包扎伤口。匍匐在地并试图退到后方树林里的一位士兵看到连长被子弹贯穿头盔击倒在地,一动不动趴在地上,这给余下几个士兵极大触动。
连长会在放假的时候开着小轿车带他们出去玩,这是他靠军饷买下来的珍贵物件。打完这一仗,他就能在老家的乡镇机关分配一份几乎不用上班的工作,领取每月几千块的工资,办喜酒的钱也准备好了,可是他现在变成一具死尸,再也没办法和部下们插科打诨。
林登万军队在冲锋时会高举旗帜,这是种攻心战术。夺取一座山峰后,急于创造神话的几名士兵耍了个把戏,他们故意每隔一段时间就把立起来的旗帜放倒并燃放几个烟雾弹,重复三四次以后,这个连等于是多次和敌人争夺高地,创造了力保军旗不倒的奇迹。
东北方山峰上的战斗同样激烈,一辆奋勇当先的步兵战车被山坡上的迫击炮打坏履带,指挥进攻的连长猜测远方的高压输电塔下面有个观察哨,所以安排几个步兵过去看看。
输电塔下方是块毫无遮拦的开阔地,大摇大摆走过去必然会被打成傻子,执行任务的士兵向不幸的战友们埋怨说道:“我知道要以服从为天职,但我只是林登万的临时工,没必要去冒险。”
企图呼叫空中支援的士兵发觉头上的武装直升机都在磨洋工,飞行员总是远距离发射几枚火箭弹,几道烟柱被射向高压输电塔,拖着电线倾倒的高塔压倒地面上的灌木,空气里都是蛋白质燃烧的味道。子弹射击在坦克的钢板上的声音令人胆寒,山坡上出现大大小小十几辆毁坏的装甲车辆,山峰制高点反复易手。
上次在界河错失战机的胡宝能自告奋勇率领十个营的轻装部队沿着台地西侧河道南下,他们可以东进包抄谢天宇后路,对方只要丢掉从景城运送过来的弹药,阵地就坚持不了几天,胡宝能觉得要是打不下白泥墩,他就该安心去军事院校里担任校长,培养一群门生故吏来强化话语权。
胡宝能所部没有太多先进装备,仅仅装备一个营的“江帝二型”坦克,这群装甲兵的臂章上画着具有讽刺意味的常青树。台地西南的守军在土坡上看到敌人,他们隐藏在发射的烟雾里,摆出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
准备发起冲锋的胡宝能军队突然看到土丘上出现一批认不出型号的坦克,惊慌的步兵夸大了目标体积,有人觉得这是欧提亚生产的“克莱勒姆斯”坦克,一种经常被路边炸弹炸坏,安装空心装甲的笑料装备。话说回来,“江帝二型”和对方还是整整差一代,远距离发射的炮弹恐怕都打不穿敌人的侧面装甲,所以还是不要正面交锋比较好。
山坡上的坦克只是谢天宇布置的骗局,这些装备在帝国时代用于扮演演习中的假想敌,上面安装先进的侦察设备,坦克外壳也被重新制作,但是如果走到近处,你会发现履带里只有五对负重轮,本质上是改装后的“江帝二型”坦克。刘帝喜欢选择强大的假想敌,当年打败过勃特兰的欧提亚自然是个好选择。
这些丢在军械库里的玩具被谢天宇拿出来废物利用,虽然只有三个坦克排部属在台地南侧,但是唱出空城计不是问题。
低矮的楔形炮塔和后面的防爆格栅让坦克看起来有模有样,胡宝能的部下未战先怯。
东北方贯穿台地的公路此时成为林登万军队的主攻方向,人海攻势已经夺取东侧高山上的制高点。装备“捧日号”的一个营正在远方公路上调动,林登万从东都军械库里找到不少先进装备,他还恢复了一条坦克生产线,今天才能凑出这个营的拳头部队。
驾驶“捧日号”的士兵注视着陡峭的山体,白泥墩附近有几个富矿,帝国时代经常有人被拐卖到这里劳动,很多夜里企图逃跑的工人在陡坡边缘滚下,最后碰碎了脑壳。
白泥墩村南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炮兵阵地上,谢天宇遇到骑着摩托和马匹传递消息的士兵,他们递过来的每张纸条上都提到战线即将崩溃。
谢天宇并不慌张,他知道从景城围城营地出发的援军快到了,南面的敌军只会在夹击下崩溃。胜利被寄托在援军及时赶到的基础上,利用部队到达的时间差打击敌人是谢天宇的拿手好戏。
大概三十辆“捧日式”组成的装甲集群在台地东北的开阔地上集结,枯草和灌木掩护着这些四十多吨的大型设备。坦克驾驶员还不是很适应新装备,他们选择教科书上的“旋转木马”战术。坦克在土路上依次进入预定好的射击位置,打完一发炮弹就退出去继续运动。
携带反坦克火箭的步兵看到土丘上的工事在炮火里轰然倒塌,守军难以瞄准快速运动的敌人,只能看着那些“捧日式”在路上用近乎挑衅的方式扬起沙尘。
进入台地的盘山公路非常曲折,没办法让两辆坦克并排前进,四个营的步兵作为先头部队仰攻高地,希望扫除进攻的后续障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