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转进如风 第三章(1/4)
根据“猢狲”的命令,方归仁被允许坚守一个月后率领山空守军投降,林登万宣称已经派遣特使前往欧提亚和露德兰求援,后者不久就会免费提供新装备抗衡过于高调的蛤布斯堡。
“猢狲”笃信自己会像过去那样胜利下去,他把每件事都往最好方向去想,作战计划也建立在一系列对自己有利的巧合上。
微风吹拂着边境上阡陌纵横,浅草低伏的农田。逃离东胡的陈达仁庆幸没有和黄尚义成为兽人的俘虏,他们还成功和南方大部队取得联系。
泥土道路上都是花花绿绿的车辆,每辆车有二三十年历史。主力部队调往拔松以后,滞留东胡的大军不得不把收集来的民用车辆涂上敌我识别标记,勉强充当运兵车。
道路两旁是些只剩下枯枝败叶的桦树,车辆的轮胎和履带的碾压导致道路中央高高隆起,左右却是深深的车辙。行军队列里还有用牛马拉动的板车以及马达外置的电动三轮车。
三轮车上面架着一把几十年前的水冷机枪,把玩弹链的士兵专门安装了一个瞄准镜,几个士兵背着带有圆形子弹盘的步枪,他们在驴车后面有说有笑。不伦不类的装备使东胡战争有了穿越时空的怪诞感。
此时陈达仁蹲坐在一辆蓝灰色运炭卡车的货仓里,他看到南方铁路路基上冒着黑烟,这是辆正在远去的运兵火车。
一道白色尾气从天而降,远方传出巨响,黑色烟雾包裹的火球在地平线上升起,卡车上所有人都站起来眺望火车驶离方向。
满载官兵的火车有十几节车箱,平板车安装的高射机炮毫无用处,那些在旅客车厢里抽着香烟的士兵尸骨无存,惬意的旅途突然结束。
平板车上的步兵战车被爆炸掀翻,失控后划出轨道的火车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烈火会将车箱变成漆黑的金属残骸。
遭受袭击的官兵纷纷逃离火车,远离车箱的士兵放慢脚步左右张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其余行军队列里的官兵都赶去抢救火车里受伤的同伴,两股人潮撞击在一起。
有个士兵背着一支突兀的精准步枪,枪托上挂着绿色伪装网,步枪枪管擦到在人群中穿梭的陈达仁面门。
陈达仁看到对方两鬓斑白,穿着满是褶皱的老旧绿军装。
“四十五岁从军征”成为神朝军队的常态,二十岁年轻人还有发家致富的可能,上了四十岁的老人失去希望,他们打算用命换钱,出来打仗的工资基本等于家乡收入的十倍,林登万在抚恤金上也相当慷慨,战死沙场就能获得三百个月的神朝人均工资。
“入伍一次性支付六十万新神朝币,每月获得二十万高薪,战后享受退伍战斗人员待遇,日后能买辆车带朋友们去联塘度假。”这是神朝的募兵广告。
不菲的抚恤金产生频繁的民事纠纷,很多阵亡士兵家属相互指责对方侵吞属于自己的抚恤金。
这批年老的神朝官兵多半参加过帝国晚期的逐鹿之战,如今再次出战却不是为了报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兵在回归社会后找不到像样工作,无所事事的日子里花光了退伍费。投军最初的辛苦训练会让人想要离开,随着位阶和待遇提升,人们习惯于军队提供的稳定收入,迷上这种不用自己做选择的生活。
失落的老兵希望回归过去的团体,赚上一大笔钱。老兵的肚子也许太大,身体远不如过去强健,但是作战经验却保留下来。
几十米外传来的尖锐爆炸声又让陈达仁背脊颤抖,两名士兵似乎踩到地雷,他们被炸飞的背囊袋刚好砸在陈达仁身侧几株枯草上。
其余士兵面面相觑,东胡游击队有可能破坏和拆除轨道,但是没人敢越过国境布雷。有个喜欢阅览军事杂志的士兵对同伴们叫道:“这是他们用飞机投下的地雷,有些还落在地上,你们要千万小心。”
伏低身体的士兵在地面上发现蝴蝶状的金属异物,他们猜测这就是联军投放的地雷。几个士兵并不信邪,他们抬着一只备用轮胎重重砸向地面,
蝴蝶雷只要承受超过十斤重量就会起爆,一团沙土腾起的同时,射出的钢珠击中一名士兵腰部。
燃烧的车箱里有几个轻伤的士兵被同伴抬出,陈达仁抓着一只急救包上前帮忙。神朝先前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募捐,人们在网络上购买装具和急救包送给即将出征的士兵。经过某些记者调查,大部分商品是仓库看守监守自盗的赃物。
急救包拉链就让陈达仁束手无策,居然卡在半当中,等到倒出那些止血绷带和纱布,他发现上面的生产日期居然是江后主十四年。
除掉黄尚义这个竞争对手,方归仁被授权同时指挥通古斯城和山空的两支大军。
有生之年能在同一地点被围困两次也是难得的经历,再次坐回司令部那张旋转沙发椅的方归仁复盘了当年的山空之战。
当时朝廷军队撤退太快,山空周围的城镇几乎全部白送给敌军,城内士兵很快耗光给养难以作战。方归仁决定派遣剩下有斗志的残军死守南方的工业小镇高梓,被围部队还拥有强大的炮兵,坚守到林登万要求的日期不算太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