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转进如风 第三章(3/4)

蛤国并非传统军工强国,内部企业热衷概念股炒作,所以各种新式武器的生产量惨不忍睹。缺乏订单就会导致生产单价过高,“尼格”也才生产了六十门不到。

“尼格”可以发**确制导的火箭弹,射程高达近三百里。方归仁为数不多的军火库都摆在显眼位置,每天夜里一发火箭弹落下后,军火库就会燃放几个钟头的爆竹,殉爆的弹药飞出几百米。

经历几次爆炸,神朝官兵不敢再在军火库旁边睡觉。方归仁不得不把弹药部署到靠后位置,炮兵运输车队的往返距离为此增加一倍有余,炮兵出动率大打折扣。

“尼格”多管火箭炮在法拉欣大陆几大强国的装备里只能算是中低端,没有比这更能打击神朝军队士气的真相了。

神朝的“仙岩山”自走炮并非威力不足,头一发炮弹往往打得奇准无比,但是发射后的炮身会剧烈颤抖,舱室内立即黑烟弥漫,接下来第二炮和第三炮将面临上百米误差。

神朝“河神”防空战车上的联装机炮难以拦截每天夜里的火箭弹,联军的低空无人侦察机也如入无人之境,神朝防空战车在设计之初主要用来打击高速目标,前者速度太慢,所以雷达根本不能发现敌情。

几天下来,方归仁的弹药库就被收拾了大半,东荒包围网内的近十万大军在二十门先进火箭炮的打击下难以维持。

高梓东北的密林弥漫着焚烧稻草和树木的烟雾,处在河流下游的神朝军队监听着河面上的异动,如果发现联军的摩托艇就要第一时间汇报。

树林里一间废弃农舍升起袅袅炊烟,准备搭建浮桥过河的蛤国近卫骑兵师官兵无法忍受糟糕的野战口粮,他们将难以下咽的罐头戏称为“博卡萨的屁股”。

蛤军官兵冒着遭到炮击的风险在战壕里生火做饭,虽然菜单就是一锅乱炖,但是能吃上热食就不错了。

蛤军营长布朗宁攀爬到炊事车的车棚,他看了一眼铁锅里棕红色的糊状物,胃部顿时翻江倒海。

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神朝高上不少,但是物价却不便宜,士兵伙食费极低。武将在经费上雁过拔毛,将士们的伙食还不如国内监狱。

炊事兵把糊状不明物体甩到铁皮餐盘上,旁边排队的蛤人和棕人士兵一言不发。

布朗宁没有心情吃饭,他口袋里的特供香烟倒是一支不剩。近卫骑兵师是充当蛤国门面的王牌军,这次调拨两个团前往东胡抢功劳。不料林登万很不经打,眼下被一群杂牌军追击到上京。

战争似乎不会持续太久,过来镀金的布朗宁急着要有所表现,所以选择在敌前渡河充当钳形攻势的一端。

训练有素的舟桥部队不负众望,略微摇摆的浮桥征服了河流。河面不算很宽,算上岸边的滩涂地也只有八十米,舟桥部队拼接浮桥的同时,几辆步兵战车和坦克被胡乱停在岸边,步兵们就躺在河边休息。按照操典,渡河的先头部队要设立警戒阵地,后续渡河梯队应该疏散隐蔽,现实中的大部分蛤军士兵完全是在河流两岸看热闹。

渡河行动的前几分钟很顺利,一些步兵机动车和坦克驶过浮桥。三四百名士兵渡河以后,站在岸边抽烟的布朗宁差点被气浪掀翻,神朝炮弹纷纷落入水中,激起的水花和土渣把岸边的士兵变得十分狼狈。

落入河中的炮弹激荡着水面,一发炮弹命中浮桥的第六节,桥梁在挂钩断裂的同时向前滑行,上面通过的坦克失去平衡滑入水中,最后只露出炮塔。

岸边挎着步枪的棕人士兵惊叫道:“我本来以为上面的呆瓜能把航母变成潜水艇,今天坦克也要变成潜水艇了!”

防空战车的联装机炮一弹未发,设备操作员刚刚才品尝一包野战干粮,他被爆炸震晕了。为了打发渡河前的排队时间,蛤军士兵将坦克碾过脏污的泥潭停在河边,现在装甲车想逃都逃不掉。

开头几发炮弹打在渡河出发点,拥挤的蛤军步兵就乱哄哄向前冲击,过程里经常有人被挤到水面。

更多炮弹射击浮桥,摇摇欲坠的渡河器械化为漂流的垃圾,对岸的数百名士兵闯进雷区和炮兵事先标定的射击区域。神朝官兵除了在树林里挖好堑壕,今天还做了些沙土筐摆在路边,作为防弹工事。

躲避炮击向树林里突击不到百米的蛤军看到另一座林场的小院,围墙塌了一角,神朝官兵在缺口搭起铁皮棚。然后用填上沙土的报废汽车作为工事。

陈达仁新组建的连队第一时间被调来防御渡口,他身先士卒操纵着架在沙袋上的机枪,谭同杰在旁搬运弹药箱。

子弹威力比想象中更大,树林里碗口大的树木能被几枪扫断,树冠整个垂倒在地,空气里弥漫着树木汁液的气息,滋味说不出好受还是难受。

树林里传来阵阵热浪,牡丹花般的爆炸云团映红幽暗的林地,没有退路只能向前猛冲的蛤军开火射击林间可能有人藏匿的石块,爆出飞射的石屑。

神朝老兵趴在石块后面打上两枪就要转移位置,懂得通过点射在步枪战里取得优势,吕国豪已经顾不上节省弹药,什么方向传出枪声,他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